前线

作品数:3712被引量:67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周建萍赵海芳张利刚侯亚红石梅初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航空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苏联闻见录》和《莫斯科印象记》中的“面包革命”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4期93-96,共4页高家鹏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鲁迅的新文学收藏研究”(17BZW145)阶段性成果。
一、《苏联闻见录》《苏联闻见录》,林克多著,光华书局1932年出版。该书版面为32开,平装,共358页。鲁迅曾为之作序。光华书局倒闭后,重组成立的大光书局于1936年再版了该书。定价一元,实售一角。林克多(1902-1949),浙江黄岩人,中共党员...
关键词:莫斯科中山大学 抗日前线 中共党员 浙江黄岩 光华书局 信息搜集 莫斯科印象记 林克 
论国统区杂文对“阿Q”形象的再阐释——以《前线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1期56-68,共13页罗敏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16ZDA188);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上海文化语境下的鲁迅思想研究”(AC9103-21-368012286)的阶段性成果
《前线日报》(1938.10-1949.04)创办于全面抗战,终止于共和国成立,是由国统区政治部创办、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执笔的特殊报刊。“阿Q”形象再阐释的文章在该副刊反复出现,构成了一幅特殊的文化图景。上述复杂的历史肌理与文化现象,无疑...
关键词:《阿Q正传》 国统区 中共党员 阿Q 全面抗战 前线日报 杂文 副刊 
《前线日报》与抗战时期的文艺民族形式讨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15,共5页杜吉刚 郝芷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文艺民族形式讨论与中国化讨论关联研究”(16BZW006)阶段性成果。
江西上饶时期的《前线日报》是文艺民族形式讨论的一个重要阵地,先后刊发了16篇讨论文章。其中8篇文章是直接回应“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议题的,其他的文章,有的探讨大众化问题,有的探讨民族形式议题的提出问题,有的探讨民族形式的建立...
关键词:《前线日报》 抗战时期 文艺民族形式 
Vlog新闻“大国外交最前线”的新闻叙事创新研究被引量:1
《视听》2022年第5期157-160,共4页张莉 阿丽娅·吐尔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各民族共同记忆与共有精神家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8XXW009)。
央视新闻新媒体中心连续三年持续推出“大国外交最前线”Vlog新闻,开启中国外交活动报道的全新体验,成为“Vlog+新闻”报道形式中的成功案例。纵观“大国外交最前线”2021—2022年2月共16期的Vlog新闻,其叙事主体多元化,叙事结构多样化...
关键词:Vlog新闻 “大国外交最前线” 新闻叙事 康辉 刚强 
前线与日常: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地区战地现代诗歌研究
《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第2期106-121,共16页刘奎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百年台湾文学中的中华民族叙事研究”(19ZDA279)。
金门、澎湖等地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内战与中西冷战的中间地带。金门的前线诗歌,是台湾现代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线诗人的书写,凸显了金门等战地的前线性,这不仅在于战争的真实性,还在于前线所独具的精神气质、道德姿态、社会批判性...
关键词:前线 战争与文学 日常生活 金门 冷战 现代诗 
报刊媒介与安徽抗战戏剧活动--以《前线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70-79,共10页黄文奇 王方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安徽卷)”(18ZD08);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抗战戏剧研究”(HFSKQN202133)。
《前线日报》的安徽抗战戏剧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作品创编、理论构建两大层面。作品创编上,《前线日报》中刊载的戏剧作品大多呈现出明确的抗战主题、贯穿着现实考量的舞台演出意识、同时尝试寻求以多元变化的叙事形式呈现宏大革命主旨...
关键词:《前线日报》 抗战戏剧活动 戏剧理论 戏剧大众化 
“前线”外交:冷战初期美国在香港的文化活动初探被引量:9
《美国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22-44,198-199,共25页张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冷战与美国‘青年领袖项目’研究”(14BGJ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项目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在亚洲的冷战对抗更趋激烈。香港由于地理邻近中国内地,又有一批内地来港知识分子涌入,因而成为美国文化冷战的最"前线"。以香港美新处和亚洲基金会为代表,美国"前线"组织在香港开展了以"反共"和"赢得人心"为...
关键词:文化冷战 “前线”外交 美新处 亚洲基金会 
战下去,团结下去,中国必存!——中共中央书记处延安枣园旧址考察随笔
《当代广西》2015年第20期56-57,共2页王建平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编号:14XZS023)前期成果
枣园又叫延园,在延安城西北市郊的枣园村。抗战时期,这里远离延安城,十分僻静。因此,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43年10月从杨家岭迁到这里,办公至1947年3月,以避日本空袭。枣园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原来是陕北军阀高双成的私人花园,中共中央迁到...
关键词:中共中央书记处 社会部 枣园村 二字 延园 普通工作人员 共产国际代表 华北前线 张闻天旧居 朱德旧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