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冰川

作品数:49被引量:39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姚檀栋蒲健辰张瑞江王宁练李治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生活》《地理科学》《西藏科技》《环境与生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形梯度的青藏高原冰川分布格局及成因被引量:1
《干旱区研究》2024年第2期230-239,共10页许宁 李治国 梁雪悦 周晓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72);商丘师范学院博士人才引进项目(50018401);商丘师范学院黄河故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2021KYFZ06);商丘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SQRC202212005)。
目前,冰川分布与变化的影响机理还存在不确定机制。为探究地形因子对冰川分布格局的影响,本文以第6版Randolph冰川编目数据和NASADEM为数据源,运用均值变点法、分布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冰川在地形起伏度、海拔、坡度和坡...
关键词:冰川分布 地形梯度 分布指数 地理探测器 青藏高原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青海科技》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刘春霖 关卫东 李凯 吴金锁 李济民 庞文龙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冰川冻土冻融灾害调查项目(DD20211570);黄河源鄂陵湖-扎陵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支撑调查项目(DD20220960)。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是除南、北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该地区的冰川变化对海平面上升和下游地区的径流调节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研究领域发文量、文献类型和来源、作者、发文机构...
关键词:青藏高原 冰川变化 文献计量学分析 
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典型冰川区高精度DEM生产及质量对比被引量:1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3年第10期186-202,共17页朱思奥 李国元 郭金权 张焜 张帅台 裴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382,41971425)。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开展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国产立体测图卫星的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地获取青藏高原冰川区高精度DEM成为可能。该研究综合采用资源三号、高分七号卫星的立体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
关键词:激光测高 青藏高原冰川 数字高程模型 高分七号 资源三号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消融加速被引量:2
《生态经济》2023年第9期5-8,共4页梁海珍 
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同时,它储量水大,还有“亚洲水塔”的美称,亚洲十多条河流都发源于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依赖于它供水。然而,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冰川冻土目前正在加速消融。...
关键词:冰川冻土 地球大气 次生地质灾害 冻土层 极端气候 全球变暖 气候变暖 青藏高原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青藏高原冰川变化研究——以普若岗日冰原为例被引量:4
《地理科学》2023年第6期943-951,共9页田梦祺 段克勤 石培宏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62);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7M610622)资助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以青藏高原中部的普若岗日冰原为例,探讨了快速批量处理遥感数据并获取冰川面积变化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GEE平台结合像元级影像合成和最小归一化积雪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now Index,N...
关键词:GOOGLE EARTH ENGINE 普若岗日冰原 云计算 
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变化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初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年第12期134-138,共5页王思雨 张子怡 李亚军 
本文选取1957-2014年期间物质平衡序列长度不一的青藏高原典型冰川:小冬克玛底冰川、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祁连山七一冰川、抗物热冰川,初步探索它们各自与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关系。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小冬克玛底冰川受大西洋及欧洲...
关键词:物质平衡 青藏高原冰川 大气环流因子 相关关系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微生物如何记录和影响气候变化?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2年第10期3825-3826,共2页刘勇勤 计慕侃 刘军志 刘鹏飞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No.2019QZKK0503).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拥有9万多条冰川和中低纬面积最广的多年冻土区,是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冰川和冻土由于其低温特性,封存了古老微生物及微生物演化的信息,其中微生物的数量、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可反映温度、土地利用方式等历史气...
关键词:气候变化 代用指标 中低纬 冰川冻土 低温特性 多年冻土区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基于遥感反照率的青藏高原冰川年际物质平衡估算研究被引量:1
《测绘学报》2022年第5期781-781,共1页张志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1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31070);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ED2020-2-1-E)。
冰川反照率指冰川表面反射辐射能量与入射辐射能量的比值,是连接冰川表面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纽带,可作为冰川表面物质平衡变化的指示因子。目前,采用冰川反照率估算年际物质平衡的反照率法,已经在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关键词:物质平衡 冰川研究 反照率 入射辐射 表面反射 时空分辨率 辐射能量 喜马拉雅山脉 
不容忽视的青藏高原冰川灾害
《气象知识》2022年第1期42-44,共3页高佳佳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是除南、北两极地区之外全球最重要的冰川资源富集地,冰川面积49873.33千米^(2),冰储量约4561.39千米^(3),分别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84%和冰储量的81.6%。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关键词:资源富集 冰川面积 全球变暖 世界第三极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冰川底部滑动估算方法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被引量:5
《地球科学进展》2021年第3期307-316,共10页顾菊 张勇 刘时银 王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量—动力响应物理过程的冰川径流模拟研究”(编号:41671057);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典型冰川区底部滑动参数化研究”(编号:CX20200989)资助.
冰川底部滑动是冰川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冰川动力过程的底部边界条件。底部滑动速度的估算,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运动规律、冰川内部应力分布和冰川异常变化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冰川底部滑动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
关键词:冰川 底部滑动 滑动速度模型 冰川运动 动力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