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乐器

作品数:117被引量:29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清雷陈双新马国伟幸晓峰孙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河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早期青铜乐器的传承与发展
《大观(论坛)》2025年第1期3-5,共3页李晓莉 罗新泽 
202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早期秦青铜乐器资料整理与研究”(24YJC760010)研究成果。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考古发现的分析以及对不同时期青铜乐器特点的比较,揭示了我国早期青铜乐器在形制、音色、用途等方面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音乐文化、社会生活和艺术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实证研究,阐述早期青铜乐器...
关键词:早期青铜乐器 传承 发展 实证研究 
铜陵先秦青铜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
《铜陵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徐书启 
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徽州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2023AH030102);安徽省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叙事与网络传播研究”(YQZD2023077);铜陵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铜陵先秦时期青铜乐器的音乐学研究”(2023tlxy29)。
文章基于音乐考古学视角对铜陵先秦青铜乐器的类型、断代与制作展开研究。铜陵先秦时期使用的青铜乐器主要分为甬钟、句鑃及乳钉纹钟三类,其中,青铜甬钟与句鑃又可分为A、B两型,B型甬钟又可分为Ba、Bb两个亚型。铜陵青铜乐器最早可断代...
关键词:铜陵 青铜乐器 音乐考古学 甬钟 句鑃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钲及扁钟研究
《艺术评鉴》2024年第11期1-7,共7页刘健婷 唐杰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2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江西海昏侯墓出土音乐文物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YS04。
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乐车库出土四件青铜乐器,其中,M1:1368号和M1:1369号的定名问题在学界引发热议。已有观点认为,这两件青铜乐器为同一乐器,但乐器定性究竟为铙、甬钟,还是镯,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对二者器表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海昏侯墓 青铜乐器 器表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西古代青铜乐器研究综述
《黄河之声》2024年第9期114-117,共4页杨柯 
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句町文化遗产中的青铜乐器与当代价值研究》(桂学位[2023]5号,项目编号:YCSW2023469,项目负责人:广西艺术学院杨柯)的阶段性成果。
广西青铜资源丰富,出土了铜鼓等大量青铜乐器,青铜音乐文化广为流传。20世纪70年代以来,田野考古工作全面展开,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广西古代青铜乐器研究进入新阶段。现有研究多从考古学角度出发,在出土概况整理、年代和族属判断、分...
关键词:青铜乐器 音乐性能 铜鼓 羊角钮钟 甬钟 
从吴越到南越——青铜乐器句鑃研究的相关问题思考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曲文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代乐律学史研究”(编号:20ZD219)阶段性成果。
句鑃是产生于东周时期吴越地区的青铜乐器,极具地域特色,并在西汉南越国仍有传承。句鑃从吴越到南越的时空跨越,其产生、发展与传播,勾勒出越民族的文化心理。目前对于吴越及南越句鑃的研究还有诸多待思考与深入之处。首先,有关其为吴...
关键词:青铜乐器 句鑃 吴越 南越 
海昏侯刘贺墓乐车库所出青铜乐器研究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3年第4期55-64,共10页王清雷 李文欢 张玲玲 徐长青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乐器的音乐考古学研究”(18BD058)。
对海昏侯刘贺墓乐车库所出的青铜乐器镯、[钅享]于和甬钟分别进行探讨。乐车库出土的2件镯是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音乐考古发现,故就其定名、数量和分式做了研究,认为将这2件镯称为“铙”或“甬钟”是不妥当的;镯的数量为2件,而不是4件。...
关键词:海昏侯刘贺墓 乐车库 青铜乐器  [钅享]于 甬钟 
早期秦编钟的音列编列特征及形制纹饰的乐律表现--以大堡子山青铜乐器坑出土编钟为中心
《甘肃高师学报》2023年第6期126-132,共7页陈明 蒲向明 
甘肃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早期秦青铜乐器与音乐文化研究——以礼县大堡子山出土青铜乐器为重点”(2021QN040);陇南市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陇南市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研究”(20LNSK12)。
2006年下半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礼县大堡子山发掘了青铜乐器坑K5,其中出土编钟一套8件,制作精美,编列完整。这套编钟对于今天认识早期秦礼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西周礼乐制度对后世列国影响的一个早期代表性缩影。大堡子山编钟...
关键词:大堡子山 出土编钟 音列特征 编列特征 形制纹饰 乐律 
中华礼乐之声
《少儿国学》2023年第14期42-45,共4页懂懂鸭 
所属年代:战国主人公:曾侯乙现藏地:湖北省博物馆国宝简介: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庞大、铸造最精美、音乐性能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套青铜礼乐重器。它的正面和侧面可敲击出不同的声音,一钟双音是中国先秦青铜乐器的伟大发明。
关键词:青铜乐器 曾侯乙 湖北省博物馆 礼乐 音乐性能 战国 
青铜乐器铎与“金铎”“木铎”及音响模拟实验
《中国音乐》2023年第3期128-134,共7页方雪扬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原地区东周编磬音乐声学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1CD181)的阶段成果
考古发现的先秦和汉代青铜乐器铎,是一种合瓦体钟类摇奏乐器,其形制特点是体量较小,体内有悬舌,与同属钟体乐器的铃、钲和句鑃有相似或相同之处,但在形制、奏法、性能和用途上有本质区别,不应混为一谈。通过对出土铜舌铎和木舌铎的音响...
关键词:铜铎 形制 “金铎” “木铎” 音响模拟实验 
《宣和博古图》收录的几件南方风格商周铜磬、铜铙与镈钟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2年第1期193-202,共10页孙明 
长沙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商周时期南方地区青铜镈钟资料整理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3CSSKKT39)。
宋代金石家们所著的《宣和博古图》,对古代器物图其象,写其形,全面而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器物的实况和形制,给后代治古器物者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该书收录的4件铜磬、9件铜铙、1件镈钟,器形、纹饰与南方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同类器物颇为相似...
关键词:《宣和博古图》 青铜乐器 南方地区 商周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