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钺

作品数:30被引量: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静陈国梁许宏陈隆文覃椿筱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管子学刊》《保山学院学报》《艺术科技》《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妇好墓青铜钺的设计研究被引量:1
《创意设计源》2023年第4期46-53,共8页郭林森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几件青铜钺颇具代表性,从设计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触及商代兵器制作的核心,并拓展先秦设计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然后依据考古发掘报告,探讨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几...
关键词:设计 青铜钺 妇好墓 古代兵器 
民国时期传统青铜器的仿制工艺研究——以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青铜钺为例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3年第2期78-89,共12页尹航 荀艳 恽小钢 王有亮 
民国时期,在青铜器修复行业内存在多种青铜器仿制(作伪)的手段,其中以改造和拼凑最为常见。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铜钺,根据历史记载为赵同仁用唐镜改造而成。现通过X射线计算机断层技术(X-CT)发现,此件青铜钺由数十个铜镜或铜镜碎片拼...
关键词:青铜钺 青铜器仿制 改造和拼凑 铜镜 
靴形青铜钺
《保山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王黎锐 
本期封二图片选择了保山市博物馆所藏的二级文物哀牢文化青铜器--战国靴形青铜钺。钺分上下两部,上部为銎,下部为刃,銎上宽下稍窄,中部饰网格纹,纹饰两边各有一圆圈纹,上圆圈中有一点,下圆圈中有一“十”字。刃口长而锋利,刃面为不对称...
关键词:二级文物 网格纹 直线纹 青铜钺 圆圈纹 青铜器 博物馆 保山市 
殷墟墓葬随葬青铜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2期226-233,共8页刘思镯 
青铜钺分布于殷墟遗址的各个区域,主要出土于墓葬中,随葬铜钺1至7件不等。殷墟青铜钺有夹内钺和銎装钺两种,夹内钺分为A型无阑钺和B型有阑钺两大类型,年代从殷墟文化一期延至殷墟四期。殷墟墓葬中出土的铜钺是墓主人军事统率权的象征物...
关键词:殷墟 墓葬 青铜钺 
人面纹青铜钺
《少儿国学》2022年第5期36-37,共2页辛天游 
一群小学生走到博物馆的展柜前,竟然发现展柜里的热闹场面。‘亚丑’钺(yue)老兄,你还是老样子,你的脸还是那样既像人脸,又像兽面,张口怒目,五官凸起,眉毛弯弯“人面纹青铜钺老弟,你也没变嘛,你的嘴还是那样似笑非笑,露出整齐的牙齿,显...
关键词:人面纹 展柜 小学生 博物馆 老样子 
浙江商周时期的钺
《收藏家》2021年第3期57-62,共6页俞珊瑛 
浙江商周时期的兵器有钺、铍、剑、戈、戟、?、矛、镦、镞等,其中钺的数量较少,共收集到4件青铜钺,2件半环形玉钺。一、青铜钺根据不同的形制特征,可将青铜钺大体分为宽圆刃斧形钺与风字形钺二种。(一)宽圆刃斧形钺共2件。其一,乳钉纹钺...
关键词:商周时期 形制特征 乳钉纹 直内 半环形 青铜钺 玉钺 圆刃 
一件西周早期青铜钺上“鸟蛇相斗”主题纹饰的辨识及相关问题讨论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0年第4期146-150,共5页王迪 
在宝鸡強国墓地的竹园沟墓地西周早期十三号墓(M13)中发现一件青铜质的人头銎内钺。本文认为该钺本部和内部的纹饰是一体的,纹饰主题应是“乌蛇相斗”。进而判断邢台葛家庄出土的另一件西周时期钺的纹饰主题与之相同,从而把葛家庄铜钺...
关键词:竹园沟 葛家庄 青铜钺 “鸟蛇相斗”纹饰主题 
亚醜钺:威严赫赫的商代礼仪重器
《春秋》2019年第5期62-66,共5页李栋 
钺,是我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形似斧又比斧大,显得神秘而威严。在山东博物馆的展厅中,就有一件青铜钺尤为引人注目。它体型硕大而不笨拙、造型庄重又不失可爱,是颇受观众喜爱的一件明星展品。这就是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商代墓...
关键词:商代 威严 礼仪 博物馆 青铜钺 山东 兵器 墓地 
青铜钺在概念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科技》2018年第6期34-34,125,共2页刘汉巍 鲁硕 吕昊洋珖 常诗俨 
北京服装学院2018年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青铜器艺术首饰化转变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级)"(项目编号:NHFZ20180122/012)阶段性成果
青铜器作为中华传统工艺文化中的精华在当代首饰设计中需要被传承和发展,本文从青铜钺着手,对其造型及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当代概念首饰设计发展方向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探讨了青铜钺工艺文化特征在当代概念首饰设计中的应...
关键词:青铜钺 概念首饰 设计 
巴蜀地区青铜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15-121,共7页朱世学 
战国时期,巴蜀地区窖藏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铜钺,学术界通常俗称为"烟荷包"形,其特征为圆刃,体厚,横截面呈阔叶形,中腰收缩,腰以上形成肩,肩以上收缩成銎,銎口作椭圆形或六角形,形体有较大、中等和较小三类。巴式钺窖藏出土很少,...
关键词:巴蜀地区 战国时期 青铜钺 考古发现 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