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体

作品数:428被引量:60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安华曾宪柳向继华王胜利俞为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持语
《艺术评论》2024年第12期7-7,共1页杜桂萍 
元代戏曲蕴藏着丰厚的艺术资源,以不同形态和方式涵育、影响、召唤着后世曲家、曲体及优秀戏曲作品的出现。在明清戏曲演进过程中,元代戏曲与曲家的创作和批评活动紧密相关,得到他们的重新解读与深度批评,完成了其经典化过程。同时,元...
关键词:元代戏曲 戏曲创作 曲家 戏曲文体 宗元 曲体 宗宋 宗唐 
基于对声音想象的一首蒙古长调赞歌——秦文琛《七月·萤火》中的线条、音响与结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刘正伟 
首届山东省“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成果”推优活动论著类教师组一等奖成果;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作曲家口述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20CD175)的研究成果。
秦文琛民族室内乐专辑《向远方》(上)延续着作曲家的草原情愫。文章选取了其中的《七月·萤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作品除了在创作中吸收了蒙古长调特有的散节奏形态与单音长线条元素之外,同时利用长调齐唱中“奏不齐”的特点...
关键词:蒙古长调 单线条 宽线条 音响布局 曲体结构 
郯马五大调曲体的结构艺术
《美化生活》2024年第26期0043-0045,共3页杜天龙 徐秀玲 
晚清传奇评点中的曲体批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44-48,共5页高宇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评点整理与研究”(18ZDA252)。
曲学体系、叙事理论体系、剧学体系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完整形态。其中,音乐性是戏曲与生俱来的天然属性,历代曲论家都格外关注戏曲的音律问题,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模式。晚清时期,传奇评点者对曲谱、曲牌、宫调、声腔、节...
关键词:晚清传奇 曲体批评 戏曲评点 戏曲理论 
明清传奇中曲破套曲的结构和语义研究
《戏曲艺术》2024年第4期73-85,共13页周婕殷 
大曲是在汉魏宫廷伎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隋至宋宫廷仪典、宴飨的一种大型歌舞乐。而脱胎于大曲高潮部分的曲破,在明清时期被声乐化改编为犯调杂牌嵌入传奇过曲中。以往鲜有学者对曲破套曲在古代戏曲中的应用做深入探讨,对其曲体结构...
关键词:明清传奇 曲破套曲 曲体结构 表演形式 语义流变 
忻府“山西八大套”及其音乐特征研究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傅聪 秦国韬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学理论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2ZD12)。
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学者曾对山西八大套进行过探讨,相关研究涉及乐种、乐谱、宫调、音乐形态、文化传承等方面,已有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山西八大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山西八大套的演奏场合在赵成贵逝世前后并不相同,从私家乐坊...
关键词:忻府“八大套” 曲体结构 宫调与旋法 
坎途多舛情难诉,鼉愤龙愁奏悲歌——二胡大师孙文明作品《流波曲》演奏解析
《黄河之声》2024年第12期24-27,共4页黄海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XJG-21-1-58)。
《流波曲》是二胡大师孙文明先生受华彦钧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影响创作而成的二胡独奏曲。作品借鉴“江南丝竹”中的“带弓”与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八度空弦”等技法,巧妙地应用于二胡上,结合“文明琴”的运用,表现出作者如泣如诉...
关键词:孙文明 曲体结构 演奏技法 
南曲曲牌“体式”刍议——以“南曲九宫谱”为例
《戏曲艺术》2024年第2期72-81,共10页王志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南北曲九宫谱研究”(22BB036)的阶段性成果。
“南曲九宫谱”乃南曲曲牌的主要载体,曲谱中的曲牌格律与体式是曲牌创作的主要依据。南曲曲牌体式众多,一支曲牌不仅有多种正体,而且有不同的变体。正因曲牌体式多样,其名称标示也有多种。但凡第一支曲牌皆题注曲牌名,又称作“始调”,...
关键词:曲牌 曲体 九宫谱 
徽昆抄本叙论——以《徽昆》六卷为考察中心
《中华戏曲》2024年第2期131-147,4,共18页徐钊 
《徽昆》六卷是安徽省徽京剧院内部影印发行的徽昆剧目集,它选录了1957年安徽省徽剧团研究组的转抄本和抄本原本共计79出折子戏,包含曲谱本、文学本和舞台本三种类型。抄本内容显示出曲牌格律规范意识的淡化,套曲改易和曲文拆解在一定...
关键词:徽昆 抄本 曲体 戏曲批评 徽剧 
论《宗北归音》的昆腔北曲格律谱性质及其曲学意义
《南大戏剧论丛》2023年第2期32-44,共13页陈林超 
《宗北归音》因点定不同板眼而分为《宗北归音昆腔谱》与《宗北归音京腔谱》,该谱是较为少见的清初昆腔北曲格律谱。学界对《宗北归音》的认识多仅为《宗北归音京腔谱》,《宗北归音昆腔谱》被意外忽视,致使我们对《宗北归音》曲谱性质...
关键词:《宗北归音》 昆腔 北曲 曲牌联套 曲体格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