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沙数学模型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国安孔亚珍贺松林丁平兴劳治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工程》《交通建设与管理》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澜沧江乌弄龙水库泥沙淤积及排沙运行方式被引量:7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357-361,共5页刘娜 李仲钰 杜志水 王盼 何洋 
由于乌弄龙电站上游梯级水库未如期开发,乌弄龙水电站入库沙量较设计时明显增加,淤积床面抬高,回水淹没范围增大。为保证水库运行安全,充分发挥电站效益,结合上游梯级建设时序变化的情况,拟定不同汛期排沙水位,采用泥沙冲淤数值模型,计...
关键词:水库泥沙淤积 一维恒定非均匀沙全沙数学模型 水库排沙运行方式 
冲积河流一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特征值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2期1967-1970,共4页丁赟 钟德钰 张红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5022190350979041)
研究了冲积河流中显著河床变形对水流运动特性所产生的影响。根据双曲系统特征理论及奇异摄动理论,采用了渐进匹配展开方法,推导得到了一维全沙数学模型所构成的4阶拟线性双曲系统的4簇特征值。这4簇特征值表征了双曲波的传播速度。结...
关键词:冲积河流 双曲系统 特征值 奇异摄动 
正交曲线坐标系准三维全沙数学模型被引量:2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525-531,共7页朱木兰 金海生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740002);厦门理工学院引进人才科学技术研究(700110)
为了定量地预测规划河道特别是规划河堰附近的河床冲淤情况,做好拦河堰与河道的规划工作,建立了一个能考虑各泥沙粒径组的级配、流线曲率与流路曲率的差异以及能同时对推移质与悬移质泥沙进行计算的正交曲线坐标系准三维全沙数学模型...
关键词:拦河堰 准三维模型 全沙 推移质 悬移质 流线曲率 SIMPLER法 
全沙数学模型在港口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水利学报》2003年第6期37-42,共6页李大鸣 李冰绯 吕小海 
本文提出了用两相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描述底沙推移质运动模型的方法 ,建立了封闭求解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方程组 ,对悬沙与底沙的交换问题进行了讨论。引入了平衡挟沙和非平衡挟沙交替计算的新方法。将此模型初步应用于港口建设的工程...
关键词:两相流 全沙数学模型 港口环境评价 推移质运动 平衡挟沙和非平衡挟沙 
感潮河段整治工程对河床冲淤影响预测被引量:4
《海洋工程》2002年第3期87-93,共7页陈一梅 王震 黄永葛 
东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2 2 10 0 10 76)
闽江竹岐至侯官河段属山溪性感潮河段 ,水文条件变化快变幅大 ,河床边界复杂 ,整治建筑物多。通过选择有关参数 ,处理工程边界以及进口边界条件 ,用二维河道全沙数学模型计算所得的河床变形趋势与实测情况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整治工程 河床 冲淤 潮汐 全沙数学模型 工程边界 变形计算 水文条件 
航道工程
《交通建设与管理》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航道工程 航道回淤 长江口 全沙数学模型 土方工程计算 长江安徽段 EXCEL 桥型方案 虾峙门 河段治理 
湛江湾沿岸工程冲淤影响的预测分析Ⅱ.冲淤的数模计算被引量:19
《海洋学报》1997年第1期64-72,共9页丁平兴 贺松林 张国安 孔亚珍 劳治声 
本文在研究I动力地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窦国仁等提出的河道二维全沙数学模型,建立了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通过合理地选取模型中有关参数,比较好地模拟了日前湛江湾冲淤变化的基本态势,并对湛江湾开发工程后港湾可...
关键词:沿岸工程 全沙数学模型 预测分析 冲淤 
考虑推悬运动特性的全沙数学模型
《泥沙研究》1995年第1期93-100,共8页许光祥 程昌华 
本文分析了推移质和悬移质的运动形式、运动区域、运动规律、能量来源、挟沙能力及其计算公式、造床作用大小、断面冲淤分布、冲淤同步性、孔隙率、泥沙级配的计算方法以及实测资料所提供的初始边界条件等的不同,提出一个考虑推移质和...
关键词:推移质 悬移质 孔隙率 冲淤同步性 能量来源 挟沙能力 运动形式 
在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中一维全沙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0年第2期115-124,共10页赵士清 窦国仁 
本文提出的一维全沙数学模型,既包含有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计算,也包含有非均匀推移质(包括卵石)不平衡推移之计算。本模式的显著特点是,考虑了河床的补给作用,从而使描述泥沙冲淤过程的微分方程更趋完善,还基本解决了泥沙在横断...
关键词:三峡工程 泥沙 数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