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婚

作品数:143被引量:14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易思平李衡眉宋浩波蔡俊生王承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圳教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云南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试论婚礼形成的时间和原因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60-66,59,共8页李衡眉 
本文运用许多民族习俗证明,婚礼不是产生于对偶婚至一夫一妻制的过渡时期,而是萌芽于对偶婚的中后期。通过对聘礼性质的分析,作者否定了婚礼起源于财产的考虑和买卖婚。作者认为,婚礼的产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由诸多因素促成。
关键词:对偶婚 聘礼 婚姻史 男子 氏族 一夫一妻制 买卖婚 婚姻关系 礼品 群婚 
也论永宁纳西母系制和阿注婚的起源——兼答赵蔚杨先生被引量:7
《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64-75,共12页王承权 
本文着重就以下两个问题同赵蔚杨先生商榷:第一,阿注婚和母系家庭渊源于永宁纳西古代母系制还是近数百年产生的;第二,这种婚姻家庭形态是由于社会诸合力的作用才得以保存下来,还是喇嘛教传入的产物。作者认为,阿注婚和母系家庭源于古代...
关键词:阿注婚 纳西族 母系制 母系家庭 婚姻家庭 喇嘛教 父系制 起源 群婚 土司 
略述木里县俄亚乡纳西族的群婚残余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85-90,78,共7页刘龙初 
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纳西族自治乡的纳西族,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有249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9%。苏达河北岸的俄亚村则是该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1060人,占全乡总人数的25%。全村除一...
关键词:纳西族 安达 群婚 姐妹 兄弟共妻 多妻制 家庭 父系 木里 血统 
东巴经书中的纳西族古代婚姻家庭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91-96,共6页和发源 
关于解放初期仍保留在云南宁蒗县永宁、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纳西族地区的初期对偶婚阶段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情况,国内不少学者在反复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著书立说,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著作和文章。但是,除了初期对偶...
关键词:东巴经 纳西族 古代婚姻 群婚 姊妹 对偶婚 母系家庭 血缘婚姻 兄弟 《起源》 
论血缘家庭在原始社会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类型
《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70-75,29,共7页吕光天 
本文认为,血缘家庭在原始社会中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原始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重要历史阶段。血缘家庭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马来式亲属制度可视为其典型形式。人类发展到直立人的阶段以后,由于分布地区和所从事的经济生产具...
关键词:血缘家庭 亲属制度 亲兄弟姐妹 姊妹 原始社会 年龄分工 血缘家族 血缘群婚 婚配 原始群 
从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谈起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70-76,97,共8页秋浦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程德祺同志的《试论对偶婚》。这篇文章认为,对偶婚作为一种个体婚制,在原则上是否定“多夫多妻”的,它具有个体性和独占性。现在,我们发表秋浦同志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秋浦同志认为,对偶婚是处...
关键词:对偶婚 群婚 纳西族 婚姻形式 异居 个体婚 对偶家庭 摩尔根 娶妻 男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论略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34-46,114,共14页陈克进 
本文认为,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研究的深入,已出现一门“《起源》学”。坚持和发展《起源》的基本理论及其学术成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文章着重叙述恩格斯写《起源》以前对原始社会史...
关键词:《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 摩尔根 群婚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长制家庭公社 家族公社 母权制 考茨基 论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