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异化

作品数:81被引量:11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智冰胡丽英刘霞严玲谭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21期75-77,共3页潘赐璇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108);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1JDSZK008)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一方面受益于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面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转换中,网络人格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出现网络人格异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优化大...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人格 人格异化 
威尔斯《隐身人》中格里芬人格异化的精神分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张伟 胡明珠 
威尔斯小说《隐身人》描述了主人公格里芬因为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给世人带来恐慌而被群殴身亡的故事。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格里芬逐渐丧失了理性,妄想利用其发明的隐身术建立一个恐怖帝国,对世人发号施令。格里芬最终因其恐怖行径而身...
关键词:《隐身人》 人格异化 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社会规范意识 
“悦己主义”思想下大学生人格异化对策研究
《时代人物》2023年第7期210-213,共4页高玲 赵明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悦己主义”思想下大学生人格异化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G21DB355)“悦己”一词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豫让遁逃山触社会主义自由、公正、法治、友善的价值取向,极易被西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方价值观念渗透,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松动
“悦己”思想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人格形成具有深刻影响,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也会乘虚而入,并逐步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形成“异化”作用。在“悦己主义”思想盛行时,加强大学生人格发展塑造中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是促进大学生健...
关键词:大学生 悦己主义 人格培养 价值观 心理健康 
纾解人格异化——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的社会文化功用
《艺术百家》2023年第1期143-149,170,共8页游晓光 张晓仝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外电影交流史研究(1896—1949)”(项目编号:21CC179)阶段性成果之一。
20世纪30年代,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人格异化现象加剧。本土明星业通过提高明星的曝光率、指明明星与大众的相似性、塑造明星自觉自由的个性、渲染明星的美貌等手段,建构了明星非凡的吸引力,又通过刊发明星日记、采访、传记、...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中国电影明星 人格异化 准亲密关系 
男权话语压迫下的女性命运悲剧——《活动变人形》的姜静珍与《玫瑰门》的姑爸形象之比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2期111-112,共2页周茹 
对于女性文学的认识与界定一直以来备受争议,随着这一概念的发展,其内容与范围逐渐扩大,很大一批学者倾向于把凸显女性独立意识的文学称为女性文学,从古代的“男子作闺音”到20世纪80至90年代女性创作异军突起,一些男作家的作品中也常...
关键词:男权话语 人格异化 女性 悲剧 
高职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86-88,共3页董振虎 
2019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项目(项目编号:HKYSZYB-2018-8)。
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也随之蔓延,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高职学生成为主要的受害群体,增强高职生的防范意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500多名高职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
关键词:网络诈骗 人格异化 培养路径 
基本焦虑与人格异化——论菲利普斯的《成功之神》
《外国语文》2020年第3期33-38,共6页庞好农 
菲利普斯在《成功之神》中描写了美国"揭丑运动"中新闻从业人员的人生奋斗之路,从婚恋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和地位焦虑揭露了基本焦虑对人格异化的重要影响,表明社会各阶层的婚恋焦虑会扭曲人的心灵,展现了婚恋唯我观的自私性和非理性。...
关键词:《成功之神》 戴维·格雷厄姆·菲利普斯 基本焦虑 人格异化 
情绪增强的伦理考量被引量:2
《医学与哲学(A)》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杨鹿鸣 张洪江 
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6BZX004)
概括总结出情绪增强的内涵,指出通过药物性、非药物性大脑干预技术以及基因技术等方式控制调节人情绪的技术统称情绪增强技术。在伦理视角下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主和尊严、人格异化、健康安全以及公正平等。并从遵守生命...
关键词:情绪增强 大脑干预 人格异化 伦理考量 
重拾交往记忆,走出自我迷失——论托妮·莫里森笔下的布莱德被引量:4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07-112,共6页邵璐璐 杜志卿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与阿来民族书写比较研究"(17BWW022)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上帝帮助孩子》将故事背景置于当代美国社会,聚焦儿童的日常生活,彰显了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对个体心理与人格的负面影响。主人公布莱德是个黑人女孩,虽然成年后得益于以黑为美的流行文化而获得...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上帝帮助孩子》 人格异化 身份认同 交往记忆 
以精神分析法浅析《四川好人》中沈德双重人格的形成过程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6年第22期140-141,共2页龚冰 
对布莱希特叙事剧代表作《四川好人》的研究在人格异化愈发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将沈德人格异化的整个动态过程展现出来。沈德作为一个妓女,在经过一个男人、一个恋爱中的女人、一个母亲的身份转变后,...
关键词:布莱希特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人格异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