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分歧

作品数:15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沈志华牛大勇饶品良马德义贺艳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传承》《中共党史研究》《文史天地》《冷战国际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同盟与分歧的开启——米高扬密访西柏坡对中苏新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221-227,共7页饶品良 
1949年2月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密访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长达8天共12次会谈,双方就即将成立的中共新政权的政体、经济等众多问题进行了商谈,为中苏新同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但与此同时,两党间的...
关键词:中苏关系 米高扬 中苏同盟 中苏分歧 
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苏联对越援助及其影响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39-146,共8页马德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SS018);国家留学基金委-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留金美[2012]7016);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2522201)中期研究成果
1965年美国在越南实施"滚雷行动"以后促使越战进一步升级,苏联与此同时大量增加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在"新春攻势"前后尤为如此。由于苏联、中国和越南三国地缘毗邻,客观上使中国成为苏联援越物资的天然过境通道。苏联的援...
关键词:越南战争 对越援助 冷战 中苏分歧 美苏关系 
中苏在1958年的关系为何降到冰点被引量:1
《文史天地》2013年第7期17-22,共6页沈志华 
在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历史中,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1949—1953)、蜜月(1954—1957)、分歧(1958—1960)、破裂(1960—1964)、对抗(1964—1979)以及走向正常化(1980—1991)等不同阶段,其中真正构成政治、军事同盟关系的时间不...
关键词:中苏关系 军事同盟关系 苏联专家 中苏分歧 中苏同盟 正常化 公开化 冷战 
脆弱的中苏联盟
《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12期63-63,共1页陈伟壁 
英国政治漫画家维克多·薇兹(Victor Weisz,1919—1966)笔下有多幅中苏关系的作品,如图1(《新政治家》,1961年12月10日),看得出作者认为中苏分歧之一,在于如何看待斯大林。
关键词:中苏关系 联盟 《新政治家》 英国政治 中苏分歧 维克多 漫画家 斯大林 
从友好到敌对:中苏分歧的激化与关系的破裂
《传承》2010年第27期10-11,共2页李桂华 
在赫鲁晓夫执政后,由于在关于苏共二十大及斯大林的评价问题,有关中苏的国家关系定位问题及革命理念及革命道路认识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分歧,中苏两党及两国关系日趋恶化,并最终走向了战争的边缘。中苏关系的恶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关键词:中苏关系 苏共二十大 长波电台 联合舰队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被引量:1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6期37-45,共9页贺艳青 
本文主要利用近年来解密的美国情报档案中的"国家情报评估"、"特别国家情报评估"以及美国国务院情报研究署的综合评估报告,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有关中苏矛盾分歧的评估和预测作出梳理,并分析这些情报评估的主要特征、对美国外...
关键词:美国情报界 情报评估 中苏关系 冷战 
炮击金门:苏联的应对与中苏分歧被引量:8
《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4-21,共18页沈志华 
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B406
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的目的就是要迫使蒋介石放弃沿海岛屿,而他最担心的就是美国的干预。为此,毛泽东设法把不知内情的赫鲁晓夫引到北京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试图利用中苏同盟的威力来影响美国的决策。由于金门守军的坚持和美国的援助,...
关键词:赫鲁晓夫 毛泽东 中苏关系 台海危机 
难以弥合的裂痕--苏联对中印冲突的立场及中苏分歧公开化(1959-1960)被引量:1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27,共23页沈志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与中苏同盟研究”(05BSS005);上海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B406)
从1958年开始,中苏之间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逐渐产生了分歧。与此同时,中国与印度在国际领域的友好合作也遇到了麻烦。1959年初,中印纠葛因西藏问题引起,苏联支持中国的西藏政策,但回避了对印度的指责。中印边界冲突发生后,莫斯科采取...
关键词:中印边界冲突 中苏关系 美苏缓和 
赫鲁晓夫主政开启中苏争吵的大门——中苏分歧的起源探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1-4,共4页蒲国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苏大论战史论"(编号:05BKS026)
斯大林时期,尽管中苏关系中存在着若干摩擦与不愉快,但却没有发生大的冲撞。赫鲁晓夫主政后,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时期。但也正是赫鲁晓夫的主政,开启了中苏论战的闸门。当然,这决不是说双方争吵的责任应该由赫鲁晓夫个人来承担。中苏双...
关键词:中苏论战 赫鲁晓夫 中苏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中苏分歧研究
《华章(初中读写)》2007年第10期43-44,共2页高鸣放 余志强 
1956年以后,中国与苏联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中逐步走向分歧扩大,最终同盟瓦解,关系破裂.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 中苏分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