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研究

作品数:68被引量:54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建勋许建阳李凌艳郭宇刘瑞霞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参麻益智方防治血管性痴呆的开发研究被引量:9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第1期217-233,共17页周丽娟 刘美霞 刘剑刚 孙成成 李南南 宋博策 畅苏瑞 韦云 石丹丹 李浩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I2021A01402):基于客观指标相关性评价参麻益智方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负责人:刘美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G20工程创新研究项目(Z171100001717016):十病十药研发-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中药复方新药-参麻益智方的研究与开发,负责人:刘美霞、刘剑刚;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2019ZX09301-114):防治血管性痴呆中药复方新药-参麻益智丸的研发,负责人:李浩。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常见的第二大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有效药物仍十分有限。中药复方是现代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因其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优势,对VaD的治...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中药复方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0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期351-354,共4页汤怡婷 陈玉鹏 孔祥英 花宝金 鲍艳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973890)。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自学习的特点,与中药复方的研究思路,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不谋而合。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助于推动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进程,为中药复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强...
关键词:中药复方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智能 中药现代化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年第82期188-188,共1页娄雅静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中,中药复方的作用十分重大,中药复方是由多种草药或者矿物质类药物相互配比而成的,遵循传统的“君臣佐使”原则来进行配比,从而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应用 中药复方 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7
《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年第3期303-308,共6页段贤春 黄石 彭代银 韩岚 汪小莉 汪永忠 潘凌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No U19A2009);安徽高校协同创新项目(No GXXT-2019-043);2019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 KJ2019A0466);2019年度高校优秀拔尖人才项目(No gxyq2019034);2019年中药复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 2019AKLCMF03);2019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外科)开放性课题项目(No 2019zdzk04)。
中药复方由多种草药和(或)矿物药等成份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由于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增加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难度,而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等优点,近年来...
关键词:中药复方 网络药理学 数据库 网络构建 网络分析 作用机制 慢性疾病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复方研究的应用概况
《大医生》2020年第6期78-78,79,80,共3页张晶晶 赵恩路 梁莹 
中医药的治疗方式主要表现为中药复方的形式,是中国医药历经千百年发展形成的个体化治疗手段的结晶。然而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在近十年有了一定的突破。本文基于近几年网络药理学的发展,从中医经方、中药协定复方入手,总结了以上方剂的...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中医经方 中药协定复方 减毒增效 
基于“系统观”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被引量:2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9年第9期650-651,共2页陆茵 
中药源于自然,治疗疾病的机制一定有别于化学药物,也一直是中药研究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中医和西医争论的根本其本质上就是“系统论”和“还原论”之争。“还原论”主要通过将整体划分为部分,从细胞、分子和基因等...
关键词:系统观 受体 杂泛性 生物 遗传协同 中药 作用机制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年第8期1345-1350,共6页缪潇瑶 肖炳坤 孙云波 王翠芳 杨建云 黄荣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21375147):半夏厚朴汤抗抑郁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黄荣清;北京市自然基金委面上基金项目(7172161):金铃子散复方配伍的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黄荣清
代谢组学是通过测定生物体代谢网络变化来反映机体状况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与中医理念十分契合,因此代谢组学用于中药复方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中药复方作...
关键词:中药复方 代谢组学 安全性评价 配伍规律 作用机制 
内源性褪黑素调节的中药复方研究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第5期134-135,共2页陈璐璐 赵伟呐 练晓 崔书克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No:17A360020】
褪黑素作为重要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部分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褪黑素,不仅可外源性补充体内褪黑素水平,其复方亦可内源性调节机体褪黑素的分泌。通过中草药调节褪黑素治疗疾病、...
关键词:褪黑素 中医药疗法 内源性 
液质联用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山东化工》2016年第11期63-64,共2页周婷 
液质联用(LC-MS)技术以其高分离性能、高灵敏度和专属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的强力手段。在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分析、质量控制及非法添加化学成分、血清药化及药代动力学领域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复方 液质联用 应用 
网络药理学在国内中药复方研究的应用概况被引量:12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104-107,共4页黄国东 孙秀玉 陈书 马四补 庞宗然(指导) 黄秀兰(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6043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编号:2013GXNSFDA019016)
网络药理学是一门以系统生物学和多向药理学为理论基础,利用生物分子网络分析方法,选取特定节点进行新药设计和靶点分析的药理学分支学科。2007年Andrew L Hopkins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首次发文明确该概念,2008年Hopkims AL又于Natu...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应用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