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作品数:57被引量:76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喜军孙晖张爱华张宁闫广利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疾病监测与控制》《蚕业科学》《时珍国医国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益胃饮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被引量: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董宇 赵丽沙 吴人照 陈伟 柴可群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5C03033):常见恶性肿瘤中医典型证候临床诊断技术研究,负责人:柴可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673809):基于TAMs-PI3K的抑肺饮早期干预肿瘤微环境抑制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负责人:柴可群.
目的对临床经验方益胃饮开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阐明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为益胃饮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快速鉴定益胃饮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其经大鼠灌胃...
关键词:益胃饮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移行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9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年第8期1279-1286,共8页苏红娜 张爱华 孙晖 王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81430093):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王喜军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Chinmedomics)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中药方剂有效性及其药效物质基础的整合策略,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基于中药复方给药形式的特殊性及方证对应疗效的专属性特点,中医方证代谢组学以代谢组学技术建立...
关键词: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代谢组学 生物标记物 质量标志物 
基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技术的六味地黄丸干预脑瘫大鼠模型研究被引量:19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第10期1684-1696,共13页李秋菊 王萍 王美佳 康舒宇 张也 张爱华 王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1430093):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王喜军;科学技术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101043-011):课题名称:中药经典名方整合作用机制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王喜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473584):基于新生大鼠脑瘫模型的六味地黄丸治疗"五迟";"五软"证的作用机理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负责人:王萍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理论和技术平台,研究六味地黄丸(LW)对脑瘫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采用延迟剖宫产手术方法复制缺氧缺血脑瘫(HICP)大鼠模型,利用经典行为学方法对HICP模型和LW的干预作用进行评价;最后借助中医...
关键词: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缺氧缺血脑瘫 六味地黄丸 药效物质基础 代谢物 中医药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代谢组学 
基于体内过程的关黄柏在知柏地黄丸等类方配伍环境下血中移行成分分析被引量:8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第10期1730-1739,共10页李先娜 邹迪 李冰冰 闫广利 王美佳 刘志东 张爱华 孙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173500):基于知柏地黄丸配伍环境的关黄柏治疗肾阴虚相火亢盛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负责人:孙晖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关黄柏在特定配伍环境下血中移行成分与功效取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应用UPLC-HD-MS/MS联用技术建立关黄柏及知柏地黄丸等类方口服给药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分析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关键词:关黄柏 清热燥湿 退虚热 血中移行成分 药效物质基础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学术思想概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王喜军教授团队介绍被引量:3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第5期I0001-I0007,共7页
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心整合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血清药物化学重点研究室、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三级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血清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中药材质量控制重...
关键词:黑龙江省 中医药大学 代谢组学 中医方证 学术思想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材GAP 
中药有效性评价与药效物质基础发现被引量:1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年第5期719-723,共5页张爱华 孙晖 闫广利 王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81430093):中药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学--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负责人:王喜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81373930):基于代谢标记物及代谢经路的生脉散防治老年性痴呆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负责人:王喜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302905):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开心散防治老年痴呆症的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负责人:张爱华;科学技术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101043-005;2015ZX09101043-011):中药经典名方整合作用机制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王喜军
中药有效性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的根本体现,而有效性的科学阐释是沟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科学的渠道,中药有效性评价是发现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生物学语言,把中药的有效性科学地表达出来,让现代生命科学领域认识和接受中医...
关键词:中医方证代谢组学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有效性评价 药效物质基础 生物标记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年(第12卷)目次总索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年第6期1012-1023,共12页
关键词:中药复方 总索引 文本挖掘技术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目次 2010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被引量:2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年第4期632-633,共2页王喜军 
从血清中分离鉴定药物活性成分的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多马克(G·Domagk.)从口服百浪多息后的动物体内分离出其代谢产物,发明了至今还行之有效的著名抗菌药一磺胺并获得了1939年的诺贝尔奖,这一伟大壮举可谓血清...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 化学学科 中药 药物活性成分 分离鉴定 代谢产物 动物体内 诺贝尔奖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的意义被引量:2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年第4期634-637,共4页常存库 王喜军 
科学技术部"973"计划基础性工作专项(2005CB523406):基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变化规律的方剂配伍研究;负责人:王喜军
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与方法的意义,分别分析论证了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对实现传统中医方药理论研究的意义、对中药制药技术创新和实现中药产业提升的意义。并指出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揭示中药产品的有效成分,是中医...
关键词:血清药物化学 中医方药理论 中药制剂技术创新 中药产业提升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被引量:2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年第4期13-16,共4页王喜军 张宁 常存库 曹洪欣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2005CB523406):基于体内直接作用物质的类方配伍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是制约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经历从饮片到成分、从体外到体内、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方法学上有待...
关键词:方剂学 配伍规律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