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

作品数:193被引量:60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振国欧阳八四罗颂平老膺荣陶国水更多>>
相关机构:《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探讨永嘉医派传承及教育研究
《文化产业》2025年第5期166-168,共3页章思思 吴涓 
2023—2024年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科研与创作项目“基于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评价的永嘉医派传承研究”(2023KYY023)。
永嘉医派作为中国南宋时期形成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是“浙派中医”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其虽于明朝中后期湮灭无闻数百年,但仍对后世中医药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现采用了历史地理学的方法追溯医派的起源和流变,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方法 传承教育 文献资料 中医药学术 文化传承 历史地理学 中医药发展 学术流派 
基于海派伤科发展历程探索“同中存异”流派传承新模式的构建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1期24-27,32,共5页笪巍伟 薛纯纯 张树瑛 马勇 李晓锋 施杞 
上海市科委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22Y11922500);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十三期课程建设项目(KECJ2024142);上海市中医医院未来计划项目(WLJH2021ZY-GZS001、WLJH2021ZY-ZLZX001、WLJH2021ZYMZY034)
海派中医是在近代上海地区特定的多因素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独具地域色彩和内涵的医药文化现象,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命脉所在,而不同的传承模式决定着流派的盛与衰。通过回顾海派伤科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 海派伤科 中医骨伤 传承模式 诊疗中心 
玄府发微,风药出新--川南玄府学术流派及代表性人物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3,共3页
川南玄府学术流派是以金元医学大师刘完素玄府学说为主导思想,以当代中医眼科名家陈达夫为先驱宗师,擅长运用风药开通玄府治疗心、脑、肾、肺、脾胃、骨伤、皮肤、五官等病症及多种疑难杂症的新兴中医学术流派,立足川南泸州,辐射成渝等...
关键词:中医药学术 中医眼科 玄府 中医学术流派 刘完素 金元医学 风药 陈达夫 
澄江学派的百年风云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6期19-24,共6页张建斌 
澄江学派又称澄江针灸学派,是以著名中医学家、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为创始人,以邱茂良、杨甲三、程莘农等为代表性传承人,以针灸学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近现代中医学术流派。澄江,是江苏省江阴市在古代的别称,也是...
关键词:中医学家 承淡安 中医学术流派 南京中医药大学 程莘农 澄江学派 江苏省江阴市 澄江针灸学派 
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龙岩余氏骨伤学术流派渊源及特色
《福建中医药》2024年第10期1-4,8,共5页殷琴 陈群华 陈莉华 余庆阳 戴小炜 
余氏骨伤学术流派是以“经筋和五体痹理论”为特色的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之一,距今有110余年的历史,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是近年闽西第一个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余氏骨伤学术流派对常见的骨伤疾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如针对劳役之痹,提出...
关键词:余氏骨伤学术流派 学术渊源 学术思想 特色技术 
中医学术流派专项资金绩效指标体系优化研究——基于FJ省建设情况
《中国总会计师》2024年第10期116-119,共4页李飞飞 林燕 王敏翔 董莹 
福建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项目计划(2021zyg177)成果。
FJ省中医学术流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化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FJ省中医学术流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并基于“5E”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决策、过程、产出、...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 
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教育思想研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9期10-13,共4页陈文玲 闫超 林国清 李学麟 郑泳冰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科技类)【No.闽教科〔2019〕81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闽卫中医〔2018〕5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学麟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李学麟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闽卫办中医发明电〔2018〕216号】。
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工作任重道远。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术流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了中医药的内涵和实质,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医药事业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及其教育模式,论述了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 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 中医教育思想 
补土派论治特色刍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8期63-65,共3页刘奇 老膺荣 郭洁 黄智斌 卢传坚 
广东省中医院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No.SZ2021ZZ01】;广东省中医院补土流派工作室项目【No.2013KT1516】;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SZ2022KF02】。
补土派为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从古至今,其核心思想、论治特色为广大医家所重视。文章阐释了补土派之论治特色,不但立足脾胃、重视气机、关注湿邪,更强调中土与他脏他腑之间的联系;并总结了补土派之治法,即基于运气理念,以脾胃为轴,兼顾他...
关键词:中医学术流派 补土派 论治特色 核心思想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授牌重庆中医药学院教学医院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4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作为重庆市目前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医疗机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国家级中医学术流派,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被重庆中医药学院吸纳为教学医院。教学医院授牌仪式在重庆正刚中医骨科医院举行;重庆中...
关键词:中医骨科 中医药学院 针灸推拿 中医学术流派 中华老字号 教学医院 重庆市江北区 医疗机构 
基于三因学说探讨妇科流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用药特色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8期1991-1993,共3页夏心瑀 丁邦友 梁艳 
名中医专家丁邦友虹口区凉城社区工作站(HKGYQYXM-2022-37);高水平研究型中医医院建设(YC-2023-0901)。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中痛经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且尚无根治性药物,具有慢性、复发性、激素依赖性的特点。中医妇科流派在诊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时具有独到见解,具有流派独特的用药特色。在中医总体辨证论治的思路指导...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 中医学术流派 三因学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