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明

作品数:336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耀利黄剑华李庚香张忠培刘学堂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党的生活(河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研究(五) 中原文明——中华文明基因的孕育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17期47-48,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什么让它源远流长?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这个基因密码包括开放包容的品格、允执厥中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宗旨、创新创造的精神、一往无前的意志,而这些基因密码都与中原文明有关。
关键词:中原文明 中华文明 古代文明 基因密码 允执厥中 多元一体格局 以人为本 开放包容 
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研究(四)中原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创造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15期50-51,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1万年前从多地开始起源,历经5000年孕育发展,终成世界重要的古代文明。在多姿多彩的文明体系中,中原地区的创造耀眼夺目,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在这里形成的。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原文明 古代文明 多元一体格局 耀眼夺目 文明体系 中原地区 孕育发展 
中原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奠基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13期51-52,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认为,距今8000年前后,中华文化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中原的裴李岗文化、华北的磁山文化、东北的兴隆洼文化、华南的彭头山文化、海岱的后李文化等,像灿烂的星斗闪烁在中华文化的天空。而在这些文化中,裴李岗文化分布范围...
关键词:中原文明 裴李岗文化 中华文明 兴隆洼文化 后李文化 中华文化 灿烂的星 
中原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11期48-49,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认为,距今一万年前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人们开始磨制石器,开始制造原始陶器,这种创造力所进发的星星之火在河南李家沟、北京东胡林、河北南庄头等多个地区点燃,开启了中华文化一万年发展史的新时代。从目前的考古...
关键词:考古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李家沟遗址 磨制石器 中原文明 原始陶器 东胡林 陶片 
中原文明一一中华文明的重要根脉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9期48-49,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是由中华先民创造的,中华先民由古猿进化而来,大约在距今300万年前形成了原始人类,在距今约20万至5万年前进入“古人”阶段,在距今约5万至1万年前进入“现代人”阶段,开始人类社会发展新时期,这是一个漫长而豪迈的过程。在中国...
关键词:中原文明 中华文明 原始人类 人类进化 人类社会发展 遗址 先民 
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原文明核心地位
《党的生活(河南)》2021年第10期15-16,共2页陈茁 张体义 温小娟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伊川徐阳墓地入选,至此,河南人选总数达到49项,居全国首位。再次彰显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大省的地位,也证明了中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核心地位。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河南巩义 中原文明 遗址 中华文明 双槐树 文物大省 核心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