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粒斑驳

作品数:11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国华吴宗璞李文福陈庆山刘春燕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植物遗传资源学报》《黑龙江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豆花叶病毒病种粒斑驳抗性基因定位
《大豆科学》2016年第4期696-698,共3页韩英鹏 赵雪 高赛男 李海燕 李文滨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253-NCET-005)
大豆种粒斑驳严重影响大豆商品性,选育抗病品种可有效控制大豆种粒斑驳。利用抗源东农93-046与品1246所衍生的F_(8∶9)代群体,对其进行种粒斑驳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对其抗性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斑驳率5%为界限划分抗感株系,F...
关键词:大豆 花叶病毒病 抗性基因定位 分子辅助选择 种粒斑驳 
大豆花叶病毒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的鉴定被引量:2
《大豆科学》2015年第6期1015-1019,共5页宋英培 高乐 刘志涛 李凯 沈颖超 仲勇坤 智海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574;3137164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04);转基因专项(2008ZX08004-004);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通过接种我国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3和SC7,对5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包括种粒斑驳抗性及种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2份大豆品种(SD1112和驻豆11)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抗病。对SC3和SC7具有种粒斑驳...
关键词: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种粒斑驳 种传 
大豆种质对SMV成株和种粒斑驳抗性的SSR标记辅助鉴定被引量:5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年第2期239-243,共5页李文福 朱晓双 王晓锋 王堃 刘春燕 陈庆山 胡国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3-5);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06-G1(A));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51)
对186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成株和种粒斑驳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成株抗性及种粒斑驳抗性分别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选出成株和种粒双抗种质38份,成株抗病种质149份,种粒抗病种质45份,成株和种...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 种质资源 种粒斑驳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大豆种质资源对东北SMV1号和3号株系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0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李文福 刘春燕 于妍 蒋洪蔚 李灿东 宋万坤 孙佳莹 孙殿君 陈庆山 胡国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3-5);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06-G1(A));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3)
采用556份大豆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在2006和2007年连续两年分别接种SMV1号和3号株系,对其成株抗性和种粒斑驳抗性均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接种1号株系的成株抗病资源446份,占80.2%;抗种粒斑驳资源107份,占19.2%;对成株和种粒斑驳均表现...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 大豆花叶病毒 抗性鉴定 种粒斑驳 
大豆种粒斑驳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被引量:5
《作物学报》2008年第9期1544-1548,共5页李文福 刘春燕 高运来 李灿东 蒋洪蔚 王堃 陈庆山 胡国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4CB117203-5);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项目[2006-G1(A)];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0104-3)
运用SSR标记技术及分离群体组群分析法(BSA法),对大豆品系3C624×东农8143的F2、F3代群体接种SMV1号株系鉴定种粒斑驳抗性,并进行抗种粒斑驳基因的分子定位。结果表明,东农8143对SMV1号株系的种粒斑驳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用Mapmaker...
关键词: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种粒斑驳 抗病基因 SSR标记 
大豆种粒斑驳的基本化学组成被引量:1
《大豆科学》2000年第3期250-257,共8页滕冰 吴宗璞 高凤兰 徐金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本研究用 TLC技术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以及其它化学定性方法 ,分析大豆因感染 SMV产生的种粒斑驳的化学组成 :有种粒斑驳的种皮和大豆健株种皮含有花色素、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和它们的苷 ,也含有黄烷醇以及黄烷醇多聚...
关键词:大豆 种粒斑驳 SMV 黄酮类化合物 形成机理 
大豆种质对SMV1号株系的抗性遗传被引量:12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年第1期4-6,共3页陈怡 
采用4个抗病毒病种质配制4个抗×感组合,以F1、F2代群体对SMV1号株系的抗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抗病种质的F1代,其成株抗性和抗种粒斑驳均表现为显性;哈88-7704、哈88-2498的F2代抗感分离比...
关键词:抗源 成株抗性 种粒斑驳 基因 大豆 
感染SMV后大豆种皮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变化被引量:18
《中国农业科学》1999年第1期99-101,共3页郑翠明 滕冰 高凤兰 吴宗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soybean varieties were inoculated with Soybean Mosaic Virus(SMV). The seeds were taken for biochemical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oth peroxidase(POD) and polyphenoloxidase(PPO) activit...
关键词:大豆 花叶病毒 种粒斑驳 POD SOD PPO 
大豆抗性种质对SMV3号株系种粒斑驳的抗性遗传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年第5期1-3,共3页栾晓燕 陈怡 杜维广 张桂茹 满为群 谷秀芝 
自然科学基金
通过五个(感×抗)杂交组合的F1、F2和回交BC1群体对东北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的种粒斑驳抗性的分析,明确了五个抗源的遗传特点及其应用价值。哈91R3-182、哈91R3-184、哈91R3-188、哈91R3-30...
关键词:大豆 病毒 抗性 褐斑病 抗病性 遗传 
抗大豆种粒斑驳连锁遗传的研究被引量:4
《作物学报》1996年第5期555-559,共5页胡国华 高凤兰 吴宗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两个在成株与种粒都抗大豆花叶病毒品种(系)东农81-43,铁6915(东农)与4个都感的品种东农79-9,合丰25,丰收12与天北白目在1990年配制11个组合。1992年同时在网室与红兴隆田间种植11个杂交组合的P_1、P_2、F_1、F_2、F_3五个世代。试验结...
关键词:大豆 种粒斑驳 遗传育种 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