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书

作品数:42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晓军黄芙蓉左晓江高芷岘杜望舒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辽宁工学院贵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学语文》《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经济展望》《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银钩镌文,兴教重书——晚清名宦邹振岳的书法生活
《山东艺术》2024年第3期99-111,共13页邹方臣 邹若愚 
邹振岳为晚清直隶名宦,为官三十余年间兢兢业业,政绩斐然。作为进士出身的文官,书法在其生活中意义非凡,更是他走上仕途的敲门砖,何绍基与曾国藩的赏识为邹振岳成为名宦奠定了基础。颜体为基、米风为发成就了邹振岳遒劲潇洒的典型书风...
关键词:晚清名宦 邹振岳 书法风格 书法教育 
朱复戡重书秦刻石研究
《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9期22-29,共8页王璨 
中国古代著名的碑刻,因原石毁,后人根据拓本重刻、翻刻者众多,秦始皇东巡七刻石,仅存琅琊台、泰山残石,《峰山》《碣石》《会稽》等久已不存,宋元人以辗转临辜之本重刻成碑,虽有“优孟衣冠之”(叶昌炽语),还是为后人一窥秦篆神韵提供了...
关键词:碣石 叶昌炽 琅琊台 刻石 优孟衣冠 秦始皇东巡 艺术瑰宝 
宋代科举考试重书考论
《中国书法》2023年第5期194-195,共2页贺超 
宋代科举考试对书法的重视不减唐代,从北宋前期承袭唐制,到北宋中期改革科举,考试上由未弥封和未誊录改为弥封和誊录,但是在具体实施与制度细节上亦为重视书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关键词:宋代 科举考试 重书 
此去经年不成卷,许一场相逢愿重书
《民心》2022年第1期58-58,共1页栾瑶 
又逢辞旧迎新的时刻,蓦然回首天地间,不忍和2021年挥手告别,因为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事值得留恋。还记得,年初时辽宁加强疫情防控,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我所在的工厂为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设置了门禁。一次,意外遗失了门禁卡,...
关键词:疫情防控 外来人员 挥手告别 蓦然回首 管理员 
敬重书之美——由高考结束撕书谈起
《中学语文》2020年第2期85-86,共2页汪雨萌 江富军(指导) 
每年都有高考毕业生撕书,漫天飞雪,这星星点点的白色,多么美丽呀,它在空中飘飘然,尔后轻盈落地,多么富有诗意与美感。一撕一撕的动作,看起来多么潇洒,一甩一甩,把自己的三年压抑心情全撒出去。一张张已经装订成册的讲义,一本一本朝夕相...
关键词:毕业生 
云烟落纸 心手双畅——张智重书法印象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7年第4期I0023-I0028,共6页陈松长 
大凡志存高远者,一般都会在喧嚣浮躁的闹市中养就一种超尘脱俗的生活品味,张智重就是我所结识的书法界朋友中颇有这种特质的朋友之一。
关键词:书法 印象   朋友 浮躁 
钱重书的读书笔记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16年第11期43-43,共1页魏雯 
钱钟重书做读书笔记的功夫是一绝。他的笔记本很厚,是普通练习本的4倍,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别人很难看懂。他每读一书,必做笔记,摘出精华,指出谬误,写下心得。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
关键词:读书笔记 重书 大学图书馆 做笔记 笔记本 牛津 学生 
闲人不闲——贾平凹《闲人》的语义重书及修辞策略分析被引量:1
《焦作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方思仪 
闲人是文学史上一个特别的形象,古有食客闲人、富贵闲人,近有鲁迅笔下欺软怕恶的未庄闲人。闲人的词义在经过上千年后在词典中固定下来,"闲人"形象也在人们思维模式中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贾平凹的《闲人》突破前人的"闲人"认知和词典释义...
关键词:闲人 语义 修辞 人性召唤 
刍议科举重书与书法艺术的发展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0-115,共6页杨晓军 米文佐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学生汉字规范书写与书法教育研究"(12YJCH157)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甘肃省大中小学生汉字规范书写与写字课教学研究"(2012GSGX048)阶段性成果
科举应试的书体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前人多有论述。一般认为,"馆阁体"一类应试科举的书体严重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但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科举重书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它是书法艺术的基础教育,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益无害。
关键词:科举 重书 书法 教育 
以一家之力 重书一社之史——评《穿越时间之河:台湾“创世纪”诗社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第4期66-68,共3页张慧佳 
《穿越时间之河:台湾"创世纪"诗社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从社团史研究视角关注台湾"创世纪"诗社,重点研究其人事关系、组织结构、运作机制的论著。在史料梳理基础上,该著针对既有成果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等方面都...
关键词:白杨 《穿越时间之河》 “创世纪”诗社 20世纪中国新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