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

作品数:331被引量:2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永辉施观芬谢世坚范开珍于洁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咬文嚼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重言反复挽鲁迅
《咬文嚼字》2003年第5期19-19,共1页黄炳麟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郭沫若撰写两副挽联,其一是: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关键词:鲁迅先生 孔子 郭沫若 修辞手法 文化的传承 化腐朽为神奇 孔夫子 反复咏叹 挽联 思想感情 
“期期”与口吃被引量:1
《咬文嚼字》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高一峰 
《史记·张丞相列传》记刘邦想废太子,改立戚姬生的如意为太子。废长立幼在古代是大大违反皇室继承制度的,于是御史大夫周昌极力反对。周昌口吃,不善措辞,盛怒之下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
关键词:口吃 继承制度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 史记 古代 陛下 刘邦 辞海 重言 
释“信”——汉字中所见上古重言意识之三被引量:2
《咬文嚼字》1999年第11期28-30,共3页刘志基 
《说文解字》以“人言为信”释“信”,并将它作为“六书”中“会意”的例证,当今学者多不以为然。认为它只是一个形声字。笔者以为,要判断“信”的结构类型,当以其造字之际人们的观念意识为主要依据。于是,我们的目光很自然投向了《左...
关键词:“信” “人” 《左传》 汉字 《说文解字》 言意 结构类型 观念意识 仁义之道 形声字 
释“辞”——汉字中所见上古重言意识之二 释“辞”——汉字中所见上古重言意识之二
《咬文嚼字》1999年第10期20-22,共3页刘志基 
“言辞”之“辞”,繁体作“辭”,以“(?)”“辛”会意。《说文》释“辭”为“讼也”。然而,从“辭”的上古文献实际用例来看,一般意义的“言辞”才是它最基本的用法。显然,“辭”中之“辛”与“言”中之“辛”的意义应该是类似的,而“(?...
关键词:“辞” 汉字 言意 上古文献 生存经验 《左传》 言辞 士文伯 商周时代 古文字 
释“言”——汉字中所见上古重言意识之一
《咬文嚼字》1999年第9期33-35,共3页刘志基 
人开口说话叫做“言”,说出的话也叫“言”,应该说,“言”的其他意义每每由此引申而来。然而。“言”还有一个意义内涵却不太为人注意,那便是“善”。《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记:王子还与召庄公谋划借盟会之名诱骗单旗前来杀之,樊顷子说...
关键词:“言” 《左传》 汉字 言意 甲骨文 意义内涵 《说文》 开口说话 言辞 记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