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母

作品数:8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世纪》《收藏界》《文物鉴定与鉴赏》《安徽钱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样钱、雕母与母钱的关系分析翻砂铸币法的工艺流程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0期77-79,共3页巴达拉 
文章通过介绍样钱、雕母和母钱各自的用途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分析了翻砂铸币法的工艺流程以及多地制钱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翻砂铸币法 样钱 雕母 母钱 
由锑元素在雕母铜材中的应用分析雕母的制作工艺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9期97-99,共3页巴达拉 
文章通过锑元素在古钱币中的应用,分析了锑元素对制作雕母及铸母币的影响,并得出通过锑元素的应用可以解决雕母切削表面的光滑度和铸母币表面的光滑度问题,在印范时可以达到钱局要求的印范不挂沙的目的。
关键词:锑元素 雕母 切屑 切削表面 粗糙度 精美度 
浅析黄铜雕母的合金成分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8期64-67,共4页巴达拉 
文章通过研究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描述的雕母"精铜"的部分内容,对雕母铜材的合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这种铜材是为制作雕母而由铜、锌、铅等为主要合金元素按比例专门精心冶炼的一种铜材。这种铜材具有良好光滑性、冷塑性和易切削...
关键词:雕母 精铜 单相铅黄铜 光滑性 冷塑性 易切削性 金属检测仪 
浅析雕母穿口“非钱局人不能凿”的缘由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7期63-65,共3页巴达拉 
文章根据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描述的雕母穿口"非钱局人不能凿",分析了雕母穿口的作用以及形态,指出穿口是雕母的合格标志,并通过钱局的这一规定推断了雕母穿口曾经出现过不同形态。
关键词:雕母 穿口 金口 合格标志 穿口形态 
浅析雕母“字口深峻,刀痕化尽”学说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6期30-33,共4页巴达拉 
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字口深峻,刀痕化尽"学说,指出了过去古钱币收藏界对雕母鉴定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雕母定义中的错误。文章根据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对雕母的描述,分析了雕母的材质、钱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印范不挂沙性能等,以期让更多人对雕母...
关键词:雕母 印范不挂沙 光滑 塑性 易切削 
罗伯昭慧眼识雕母
《世纪》2013年第2期67-67,共1页丁宗琪 丁蘖 
1938年秋末,苏州一位朋友约我去常州一个刘姓朋友家看古瓷。一大清早出门,路上一点不敢耽误,可是,赶到主人家里,已是中午时分。只见大厅内一桌酒席早已备好,只等我俩入席。说完招呼厅后三位亲友一起入席,主人迎交新友.定六人之...
关键词:朋友 主人 亲友 
铅质雕母“咸丰重宝”大钱赏析
《收藏界》2012年第8期70-70,共1页马勇 
咸丰钱币始铸于清文宗奕苛成丰元年(公元1851年)。成丰钱币种类繁杂,一般平钱称“通宝”;当四至当五十者多称“重宝”;
关键词:咸丰重宝 赏析 大钱  钱币 
初识同治通宝雕母钱
《安徽钱币》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罗尚熙 
雕母,又称祖钱。我国唐朝以后,铸钱工艺改用钱母(即钱模)翻沙,于是出现了母钱。承传到清末直至被铜元替代。笔者早年收到一枚清代同治通宝金口未开雕母钱,至今再未见到任何雕母钱出现,可见雕母钱之罕。现将同治通宝雕母钱介绍如...
关键词:同治通宝 母钱 铸钱工艺 铜元 清代 
道光通宝阿克苏局雕母祖钱
《新疆钱币》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李宪章 
介绍一枚“道光通宝”阿克苏局雕母祖钱。这枚“祖钱”雕制精良,文字庄严大方,铜色金黄,规范严谨,令人爱不释手(附实物彩照放大图,原大钱径27mm)。
关键词:阿克苏局 道光通宝 大钱 
郑德涵旧藏光绪通宝大型雕母钱鉴赏
《东方收藏》2012年第3期99-99,101,共2页刘健平 
光绪皇帝载湉在4岁即皇帝位(1875)后一直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下。至光绪十四年虽表面亲政,然实际仍是慈禧太后掌握着大权。光绪想以戊戌变法夺回权力,推行新政。然最终以失败而被禁于瀛台涵元殿,而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38岁时而逝...
关键词:鉴赏 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 鸦片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