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战斗精神

作品数:135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梅琼林庄锡华宋剑华陈建文黄科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虚静”对当代文学的意义
《汉字文化》2025年第4期24-26,共3页员少腾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神’与中国文论的生命精神研究”(编号:20CZW001)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西方话语的强势介入,包括“虚静”在内的诸多中国文论范畴的阐释效力被遮蔽。在文论失语症仍然严重的今天,有必要挖掘“虚静”对当代文学的意义。“虚静”并非只能指导诗文创作,它对当代小说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当代小说突破现...
关键词:“虚静” 叙事伦理 “主观战斗精神” 
“主体性”和现实主义理论再探——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论”的文化政治
《文艺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103-112,共10页王晓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文化政治视域下胡风理论与路翎小说(1937-1949)中的‘主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3FZWB084]阶段性成果。
胡风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以“主观战斗精神”指导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目前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为了追求高度的艺术真实。但若从文化政治的角度重新检视这一重要讨论,我们将发现这一文学主张包含了一个文化政治议程。胡风认为当时中国...
关键词:胡风 主观战斗精神 现实主义 新民主主义 文化政治 
典型隐没 主观高扬——论胡风文艺理论体系的个性化建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78-85,共8页李耀威 
黄冈市文联委托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编撰《黄冈文艺系列丛书·文学卷》项目,项目编号:20120210259。
胡风文艺批评术语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语境中,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他将典型的内涵阐释为类型化的普遍性、必然化的社会性、情感化的主体性三方面。之后,他以国外作家作品为中介,将典型概念改造为:到处都有生活、突入生活、精神奴役的创伤...
关键词:胡风 典型 主观战斗精神 精神奴役的创伤 
同源异流: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分歧——对抗战时期“主观”与“客观”论争的再讨论
《宜宾学院学报》2020年第11期23-34,共12页史子祎 
在抗战背景下,现实主义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发展的主导,现实主义创作也成为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1940年代的“主观”与“客观”的话语论争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立场展开的,话语论争的背后是理论表述、创作方法以及文艺观等方面的差异。不...
关键词:左翼文学 话语论争 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客观主义 
胡风理论和创作的浪漫主义解读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217-217,共1页石小寒 石兴泽 
胡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家和诗人。他强调并实践“主观战斗精神”,表现出卓异的理论和创作个性。很多人对其给予现实主义解读,其实无论理论阐释还是诗歌创作,都属于浪漫主义范畴。他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创作实践,致力于解决创作...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创作对象 创作个性 胡风 主观战斗精神 创作论 诗歌创作 浪漫主义 
整合与分化的多重镜像——“纪念罗曼·罗兰”与抗战胜利前后的左翼文学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0年第4期59-69,共11页金浪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与方法研究”(批准号:2019CDSKXYGYY0045)成果。
1945年起由左翼阵营推动的纪念罗曼·罗兰活动,在反法西斯主义和民主化运动的现实诉求下,隐含着内部的不同声音:一方面是作为人道主义双重面向的“反战”与“崇力”自“五四”以来的延续,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罗曼·罗兰“左转”道路的表...
关键词:左翼文学 《约翰·克利斯朵夫》 个人主义思想 多重镜像 主观战斗精神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反法西斯主义 胡风派 
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胡风理论和创作的浪漫主义解读
《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64-72,共9页石小寒 石兴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六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1BZW102)的阶段性成果。
胡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家和诗人。他强调并实践"主观战斗精神",表现出卓异的理论和创作个性。很多人对其给予现实主义解读,其实无论理论阐释还是诗歌创作,都属于浪漫主义范畴。他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创作实践,致力于解决创作过...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时间开始了 浪漫主义 
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被引量:1
《百家评论》2018年第4期112-120,共9页白玉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6YJC751001的结题成果
胡风研究既是一个老的课题又是一个新的课题,"老"表现在胡风研究很早就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新"表现在研究者都聚焦在了胡风思想的研究上,其中"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现实主义文学"等...
关键词:胡风研究 日本 因子 窗口 世界 主观战斗精神 精神奴役创伤 现实主义文学 
启蒙现实主义:七月派翻译家群体的根本特征
《译苑新谭》2017年第1期8-15,共8页桂清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七月派翻译群体特征研究”(11BYY019)的相关研究成果
通过对胡风文艺理论中核心元素——启蒙现实主义及其对七月派译介主张形成的影响之探讨,得出以下结论:胡风启蒙现实主义以主观战斗精神、精神奴役创伤、主客观化合论为基本内容,视文艺为一种解释人生、表现人生、追求人生、做深刻精神...
关键词:胡风 启蒙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七月派翻译家 群体特征 
七月派及左翼文化政治建构
《兰州学刊》2017年第4期38-48,共11页刘东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粹主义与现代左翼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BZW114)课题论文;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论文;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署名论文
七月派的文学写作以独特的姿态呈现于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的现代文坛,七月派对作家主体性的凸显及对启蒙意识的侧重,拓展和深化了左翼文学的表现空间。七月派是特定社会政治文化语境的产物,更是其精神领袖胡风基于特定政治文化语境对马...
关键词:启蒙意识 主观战斗精神 左翼文化 文化政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