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作品数:38被引量:28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洪德林黄小兰胡加如石明亮薛林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蔬菜》《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棱丝瓜早熟相关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2024年第2期432-439,共8页陈琴 郭元元 李洋 康德贤 张力 孙晓研 宋焕忠 唐娟 文俊丽 陈振东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3062048);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21YT10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24YP103)。
【目的】通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有棱丝瓜早熟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为早熟丝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代自交系有棱丝瓜LC034(♀)和LC052(♂)为亲本构建6世代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法分析有棱丝瓜的4个早...
关键词:有棱丝瓜 早熟相关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6世代群体 
玉米矮杆突变体DN132610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23年第33期114-118,共5页张瑞芳 冯云超 尹启诗 赵文 羊炼 
重庆市科企联合体种质资源收集利用与品种试验示范项目“优质玉米资源收集利用与品种试验示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适宜弹性鲜收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KJQN202101222)。
为了培育矮杆玉米品种,用栽培种材料DN132610和突变体材料DN132610-1杂交获得6个世代群体,探究突变体株高遗传特性。以P_(1)、P_(2)、F_(1)、B_(1)、B_(2)、F_(2)6个世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软件进行联合分析。结...
关键词:玉米 株高 遗传效应 主基因+多基因 
巢式杂交分离群体的花生籽仁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被引量:10
《中国农业科学》2021年第13期2916-2930,I0005-I0013,共24页张毛宁 黄冰艳 苗利娟 徐静 石磊 张忠信 孙子淇 刘华 齐飞艳 董文召 郑峥 张新友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ARS-13);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花生育种)(2016-05);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培育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01110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基础性研究工作项目(2020-05)。
【目的】花生籽仁性状是花生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通过对花生巢式杂交群体的籽仁性状开展遗传模式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其衍生巢式关联作图群体开展花生籽仁性状QTL定位及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花生高产育种提供材料基础及理论依据。【方法】以...
关键词:花生 巢式杂交群体 巢式关联作图群体 籽仁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硬粒小麦ANW16F株高及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遗传研究被引量:2
《西南农业学报》2021年第2期229-235,共7页龚胤书 魏淑红 彭正松 杨在君 钟明志 张家敏 
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17YC347);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501304)。
【目的】本文明确了硬粒小麦ANW16F(Triticum durum,2n=4X=28,AABB)株高与构成因子及部分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性,以及株高与构成因子的数量遗传模型,为Rht16基因的育种利用及后续利用分子标记定位主效QTL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NW16F和...
关键词:矮秆小麦 株高 相关性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甜玉米茎秆强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9期64-72,88,共10页刘鹏飞 周富亮 梁思维 蒋锋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8B020202013);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2016KTSCX061);广东省农业厅种业提升项目(粤财农[2014]492号)。
【目的】研究甜玉米茎秆强度性状的遗传模型,为甜玉米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个茎秆强度差异较大的自交系T49(抗倒伏)和T56(易倒伏)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甜玉米茎秆强度性状进行...
关键词:甜玉米 茎秆强度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旱胁迫下2个小麦RIL群体苗期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4期87-93,共7页马斯霜 白海波 惠建 吕雪莲 陈晓军 高颖银 李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60394);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编号:NXNYYZ20180202)。
以宁春4号为母本,分别与宁春27号和Drystal为父本构建的2个RIL群体为材料,苗期旱胁迫处理,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对胚芽鞘长、株高、根长、根数、叶绿素含量、枯叶率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数...
关键词:小麦 重组近交系群体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玉米雄穗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被引量:6
《玉米科学》2019年第4期1-8,共8页冯云超 余志江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羊炼 张兴端 
重庆市科委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tzx80017,cstc2016shms-ztzx80013)
以短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WZ08X38和长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BS1074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春...
关键词:玉米 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玉米果穗露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19年第S01期22-28,共7页冯云超 晏庆九 张芳魁 霍仕平 向振凡 羊炼 张兴端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重点)(cstc2015jcyjBX0134);重庆市科委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cstc2016shmsztzx80017; cstc2016shms-ztzx80013)
为了培育果穗不露顶玉米品种,以长露顶玉米自交系WZ06X97和不露顶玉米自交系WZ098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果穗露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果穗露顶的...
关键词:玉米 露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不同环境下胡麻脂肪酸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第6期48-55,共8页赵利 赵玮 李闻娟 王利民 党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油用亚麻遗传图谱构建及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研究"(31160291);"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4)
为了解胡麻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方式,采用气象色谱仪测定了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下的胡麻亲本DYM与STS及其衍生的233个重组自交系群体((F6∶7))的脂肪酸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三个不同地点的胡麻...
关键词:胡麻 脂肪酸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环境变化 遗传分析 
胡麻RIL群体苗期抗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年第5期14-20,共7页王斌 王利民 张建平 谢亚萍 牛早霞 赵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31760397;31660368);国家特色油料产业体系胡麻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CARS-14-1-0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基金(2017GAAS70)
以抗旱品种定亚17号与抗旱敏感品种天亚3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胡麻苗期株高、根鲜重、茎鲜重、根干重、茎干重、根长、叶干重、叶鲜重等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
关键词:胡麻 重组自交系群体 苗期抗旱性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