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居文化

作品数:23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世芬卢圆华白丽燕梅洪元鞠文俐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家》《装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城市建筑》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洋壳厝与宗族乡村:清末闽江下游福州城郊林浦炽大厝的空间特征及住居文化研究被引量:2
《装饰》2023年第7期90-95,共6页钟艳 
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闽江流域(福州段)风土建筑遗存保护研究”(编号:FJ2022C067);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年度项目“推动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以福州古厝活化保护为例”(编号:FJ2022XZB067);福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研究”(编号:2021A01);福州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福州古厝活化保护案例研究”(编号:2022FZC044)
“洋壳厝”建筑作为闽江流域山水洲田生态体系和五口通商口岸贸易合力影响而产生的民居大厝类型,对于理解福州城郊近代社会历史变迁与传统民居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州城郊南台岛林浦古村内兼具中西文化特征的林浦炽大厝为例,尝试...
关键词:洋壳厝 宗族乡村 林浦炽大厝 住居文化 
从内蒙古传统住居文化看蒙古包建筑的“可持续”性被引量:2
《住宅产业》2022年第2期125-129,共5页高亚涛 
内蒙古地区作为一个“具有相对文化特征的区域”,其传统居住建筑蒙古包蕴含丰富地域性特征。内蒙古的住居文化是多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洞穴居所发展到半地穴式居所,蒙古包的雏形已然出现,窝棚式居所即是蒙古包的原型,最终发展为穹庐...
关键词:传统住居文化 地域性建筑 蒙古包 可持续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建造技艺与住居文化
《炎黄地理》2022年第2期26-28,共3页商艳云 
2020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住居形态与活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G097。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木制构造、雕刻艺术及代表文化独具特色,特别是土家吊脚楼的建造技艺与住居文化内涵颇有价值。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吊脚楼面临着年久失修,无人居住,营建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以恩施州咸丰县作为考察对...
关键词:建筑模数 住居文化 空间形态特征 吊脚楼 建造技艺 营建技艺 雕刻艺术 咸丰县 
渤海西域传统民居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21年第12期142-146,共5页李世芬 姚泽楠 王斐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编号:2019YFD1100801)。
渤海西域地区自然、文化背景独特。以明清时期北京民居传统合院形制为基础,该地区民居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居文化与民居类型。通过田野考察和文献梳理,该文分析了渤海西域民居与周边民居的差异和联系,对建筑形制的...
关键词:渤海西域 类型 民居形制 特征 住居文化 
住居文化视角下城市住宅空间与居民行为耦合性关联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被引量:1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年第5期58-63,104,共7页高成琳 王亚英 
北京农学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SXQN201907)。
以住居文化视角下的住居学体系作为背景理论支撑,借用耦合关系解释城市住宅空间内人与住宅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住宅空间与居民行为耦合性关联数学模型,营建住居行为关联下的人、空间、物三者的相互协调系统。结果表明:北京市昌平区城居...
关键词:住居文化 城市住宅空间 人宅耦合系统模型 行为关联 北京市昌平区 
宝力根苏木蒙古包住居文化田野考察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9期76-78,共3页董巧霞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特别项目(MZWHD2014-025);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JD2017025);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UNPYSCT-2017204)
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居住形式,它既体现了草原牧民的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化,是草原人民热爱自然、敬仰自然、融入自然的重要象征和见证。通过对宝力根苏木蒙古包住居文化的田野考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蒙古...
关键词:蒙古包 宝力根苏木 住居文化 田野考察 
住居文化视角下老工业住区保护与更新的思考被引量:3
《城市建筑》2018年第34期44-49,共6页赵衡宇 李挺 武瑕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资助(编号:17YJCZH25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资助(编号:CSD17006)
本文对老工业住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进一步分析老住区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困境所在。从住居文化角度切入,就价值风尚的传承、社会记忆的共享、住居生活的主体性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具有接续断裂的住居文化、重构健康和谐的生活...
关键词:住居文化 价值风尚 整合 武汉锅炉厂 
苗族住居文化中的楚风因子初探被引量:1
《建筑遗产》2018年第3期22-30,共9页汤诗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38008,51678415)~~
文章试图通过大量文献解读和田野调查,从苗族民间文学中的居住记忆、席居文化、仪式空间与方位、巫文化空间节点和建造风俗等多方面,与历史文献中对楚地风俗的描写进行比较研究,阐释苗族住居文化与古代楚文化的关联,并探究楚风因子在苗...
关键词:苗族 住届文化 楚风因子 古今关联 住居原型 
原真性思想下蒙古包住居文化的现代转译被引量:10
《建筑学报》2017年第4期87-90,共4页白丽燕 梅洪元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17-413017)
基于蒙古族游牧生活的载体蒙古包及其特定的住居行为和深层次民族心理机制,试图以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阐释蒙古包住居文化内涵对其原真性进行现代转译,为当代蒙古族住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原真性 蒙古族 传统住居文化 现代转译 
普通乡村传统住居文化及其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保定市冉河头村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12期227-229,共3页李世芬 王梦凡 宋文鹏 
中国传统住居文化的精华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也体现在普通乡村的一些典型民居中。在普通乡村聚落更新中,有些优秀民居正在面临着被废弃或拆毁的危险。论文以保定市冉河头村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和居民访谈,追根溯源,...
关键词:普通乡村 形态类型 传统住居文化 保护 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