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名

作品数:145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庄永平郑荣达陈应时荣蕙荞王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音乐学院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音乐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陕北大唢呐音乐调名初解被引量:2
《中国音乐学》2017年第4期102-105,共4页刘佳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代礼仪制度用乐研究"(14JDWYB002)成果之一
陕北大唢呐音乐包含"本调、凡调、甲调、梅花调、背宫调、四字调、六字调"七个调名。通过七调调名与指法的对应关系,陕北大唢呐音乐七个调名对应不同的筒音,并有相应的指法,是建立在七个调高上,可循环往复演奏"七宫还原"的意义。通过与...
关键词:陕北大唢呐 调名 工尺七调 
民间鼓吹乐曲《凡字调》曲名研究
《中国音乐学》2015年第1期138-144,共7页荣蕙荞 荣世生 
广泛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民间鼓吹乐曲《凡字调》不仅旋律风格多样,还有着不同的曲名,如《凡乙调》、《反四调》等。这些曲名看似无意,实则与古代燕乐二十八调、明清工尺谱等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曲名的《凡字调》系...
关键词:《凡字调》 鼓吹乐曲 燕乐二十八调 调名 
燕乐二十八调调名与律吕名错位的原因被引量:7
《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1期5-14,共10页李玫 
关于燕乐二十八调调名,《新唐书·乐志》云:"有与律吕同名,而声不近雅者。"《宋史·乐志》云:"若此夹钟宫谓之中吕宫、林钟宫谓之南吕宫者。"这两则文献中说的都是以律吕命名的调名与所在均的律名不符。这个现象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不...
关键词:二十八调名 康肃宗改律 新律 古律 
唐宋燕乐二十八调音阶辨异——兼论民间工尺调名之传统乐学涵义被引量:4
《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4期84-97,共14页谢建平 
本文通过对唐燕乐七角调音阶的考释,推论出唐燕乐为清乐、俗乐音阶并用之宫调体系。宋宫廷燕乐由于受统治阶层推崇雅乐为正、燕雅合一思想的制约,实则已被纳入雅乐之宫调体系。唐、宋两代燕乐宫调体系之间在乐学性质上的差异,是直接导...
关键词:七闰为角 俗乐音阶 燕乐七宫 清乐音阶 名同声异 燕雅乐 教坊十八调 角调遗存 
论音教本认为“声调名”是“调主首调阶名”之错误(下)——声调名,当是“调法名”,与“调主首调阶名”无涉被引量:1
《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19-31,共13页孙新财 
§可确定宫·调,实是同属于一(调法)层次的,而非宫是调高、调是调主,分属两层次的。宫/均/调三层次的名称,也应改为调高/调法(宫·调)/调主三层次中国原有五种至七种调法,唐之燕乐还有(宫、商、羽、角)四调法,其中只有...
关键词:调主 调法 声律调名 七平均律 首调 思维方式 调首 固定调 五声音阶 变化半音 
论音教本认为“声调名”是“调主首调阶名”之错误——声调名,当是“调法名”,与“调主首调阶名”无涉被引量:4
《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1期71-87,共17页孙新财 
§与本文有关之中乐名词定义中国最晚在隋朝以后,有宫调、商调……之名词,今人称为“声调名”。本文所谓之“调法”,层次上约相当于今人所说的“音阶”。中国与西洋一样,曾有也尚有多种音阶,如正声音阶、下徵音阶、清商音阶……。...
关键词:调主 调名制 调法 声律调名 首调 思维方式 调型 调首 宫调 变徵 
关于唐俗乐二十八调的音阶被引量:1
《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10-25,共16页吕冰 
关于唐俗乐二十八调的音阶吕冰一《乐府杂录》与《新唐书》中的唐俗乐二十八调隋、唐时期,西域诸国的音乐文化大量传入中原,其乐人、乐器、乐曲、乐舞,极大地丰富了中原的音乐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原音乐文化的空前繁荣。这种繁荣不仅...
关键词:二十八调 音阶结构 西安鼓乐 俗乐 下徵音阶 调名 三种音阶 下徵调 黄钟 沙陀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