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地区

作品数:18被引量:38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蔡强国袁再健贾海燕雷俊山缪驰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南大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化研究》《水土保持通报》《安徽农业科学》《资源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紫色土地区不同直播造林模式造林效果研究被引量:2
《湖南林业科技》2020年第2期30-34,共5页杨艳 汤玉喜 李永进 唐洁 陈杰 龙三元 单志义 吕勇 
湖南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紫色土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及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XLK201971)。
为研究紫色土地区不同直播造林模式的造林效果,以栾树种子为试验材料,于祁东县紫色土地区进行直播造林试验。结果显示:紫色土地区直播造林用栾树种子的最佳处理方法是以“种子+黄心土+菌棒废料+泥炭土+滑石粉”的包衣处理方法,其种子发...
关键词:紫色土地区 直播造林 种子处理 播种 
川中紫色土地区不同集水区暴雨氮流失特征分析被引量:2
《人民长江》2018年第12期16-22,共7页刘皓雯 章熙锋 唐家良 申东 薛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41);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702)
农业区域非点源污染排放引起的水体污染是我国水体污染控制与流域治理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丘陵区农业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素污染机理的径流驱动过程仍不明晰。选择川中紫色土丘陵区3种典型集水区(集镇、农林复合区、林地区)...
关键词:水体污染 川中紫色土 暴雨事件 径流观测 氮流失观测 土地利用方式 
紫色土地区水钾耦合对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第4期87-91,共5页胡中科 庄文化 刘超 刘铁刚 李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9153);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开放课题
为探讨川中丘陵紫色土地区不同决策目标下油菜适宜的水钾用量,通过水钾耦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研究了不同钾素水平和水分处理对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土壤水分对产量影响最大,蕾苔期次之;油菜总...
关键词:油菜 水钾耦合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紫色土 
湖南红壤紫色土地区日本野漆树引种试验被引量:8
《经济林研究》2013年第1期110-114,142,共6页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2009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JT4013)
为了解日本野漆树在湖南红壤紫色土地区引种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引种,观测日本野漆树在衡南、宁乡、沅江等紫色土、红壤丘陵区的物候期,调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实生苗生长速度,漆籽产量与质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日本野漆树在湖...
关键词:日本野漆树 湖南紫色土 红壤丘陵区 引种试验 
紫色土地区秸秆覆盖耕层土壤养分动态分析被引量:6
《农机化研究》2011年第3期138-142,共5页薛兰兰 邹聪明 胡小东 刘晓建 张云兰 王龙昌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74);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CSTC;2008AB1001);西南大学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2006-200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不同量覆盖条件下旱地油菜株高、花序数和分枝数的差异,以及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pH的动态变化过程,并进行了产量分析。结果...
关键词:秸秆覆盖 保护性种植 土壤养分 油菜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以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为例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1974-1975,1994,共3页杜高赞 高美荣 
"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课题(2008BAD98B05)
在介绍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探讨了四川盆地紫色土地秸秆还田的应用模式,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秸秆还田 四川盆地 土壤性质 
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不同坡度坡耕地水保措施的适宜性分析被引量:29
《资源科学》2009年第12期2157-2163,共7页李秋艳 蔡强国 方海燕 王成超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中国典型水土流失区水沙关系尺度效应及地带性研究";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407207);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前沿领域项目(编号:gh-065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35027;40901298)
长江上游紫色土区土层薄、降雨集中且频繁,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土壤侵蚀严重,仅次于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其中,坡耕地是导致长江上游紫色土地区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耕作措施、梯田工程措施以及植物篱措施都能够起到防止坡...
关键词:紫色土地区 坡度 耕作措施 梯田措施 植物篱措施 长江上游 
紫色土地区壤中流磷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9
《人民长江》2009年第21期59-61,共3页贾海燕 叶闽 雷俊山 王孟 余秋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3CB415204)
在紫色土分布地区,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引起的磷素流失一直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土壤磷素的不断累积,磷素随壤中流流失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采用人工降雨的方法,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流的形成及其对磷流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色...
关键词:紫色土 壤中流 磷流失 磷饱和度 
滇中紫色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草种筛选及聚类分析被引量:3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第12期176-179,182,共5页余晓华 刘一 许成汉 吴建龙 温剑东 江玉林 
新建公路路域环境生态恢复技术研究(95-05-55-02);乡土植物在生态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研究(33000-7121018)
23种草在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边坡种植2年试验,观测了地上地下生物量、高度、盖度、绿度、密度等。冬春旱寒期绿度先多数温带禾草好于热性禾草,后反之;其中严重旱寒期温带豆科生长势佳但稀疏。豆科初期覆盖不及禾草迅速,但根长且生物量...
关键词:公路边坡 草种 适应性 聚类分析 
四川省紫色土地区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探讨被引量:10
《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2期36-40,共5页袁再健 褚英敏 
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00722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l-YW-08-03-07)
选取四川省南部县鹤鸣观小流域与李子口小流域为研究区,在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侵蚀量计算值的基础上,探讨了小流域次降雨泥沙输移比。结果表明,在这两个流域,影响次降雨泥沙输移比的主要因素不同。在鹤鸣观小流域降雨量与径流深是影响泥...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 鹤鸣观小流域 李子口小流域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