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

作品数:759被引量:41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原王义遒林壮青曾誉铭沈嘉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帮艾滋病强戒人员重塑自爱之心
《方圆》2025年第4期48-51,共4页苏晨 王大千 盛健 
“建立自爱之心也同样关键。”潘培闪表示,一个自爱的人,一个认识到自己价值的人,在面对毒品的诱惑时会更有勇气和魄力说“不”2024年11月,在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方圆》记者到访隶属于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的北京市利...
关键词:北京市监狱 随身物品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 康强 强制隔离戒毒所 强戒人员 
平等主义amour-propre的证成困境——对新康德主义卢梭研究的一项评述
《政治思想史》2024年第4期87-104,198,199,共20页党成孝 
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7世纪法国的绝对主义和个人主义学说及其影响研究”的阶段成果。
对amour-propre的阐述是卢梭批判不平等的基础,它被视为一种过度的社会性自爱,表现为对自身优越得到承认的渴求,是不平等的首要心理动机。近来,研究者重估了这一概念,认为它仅是一种欲求平等道德尊重的无害自爱,并且由于与平等主义政治...
关键词:卢梭 自尊 自爱 新康德主义 
从悖逆的自爱到根本恶何以可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2-28,共7页王盈盈 宋清华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ZX011)。
康德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提出了根本恶问题。他认为根本恶存在于自由任性选择的准则中,而不是纯粹意志或者感性偏好中。在进一步扩充自爱概念的同时,当原本无罪的自爱原则被自由任性置于道德法则之上时,原本无罪的自爱便会通...
关键词:康德 根本恶 任性 自爱 
自我与他者之间——卢梭论同情
《哲学门》2024年第2期66-77,共12页刘嘉娴 
对卢梭而言,同情作为人的原初自然情感贯穿于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然而,同情在卢梭的笔下却有不同的面向。一方面,同情所关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孤独自足的自然人来说是不必要的。另一方面,同情能够塑造作为社会人的爱弥儿。针对这一...
关键词:卢梭 同情 自我 他者 自爱 
卢梭自爱思想的道德教育意蕴
《西部学刊》2024年第24期145-149,共5页周琦琦 
卢梭提出了两种状态的自爱,一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爱,另一种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自爱,即自尊。这两种状态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情感特征。随着人类文明世界的发展,自尊这种被异化了的自爱产生并导致了恶,但通过同情心的体验和...
关键词:自爱 自尊 同情 良心 道德教育 
在自省与自爱间找到平衡
《初中生之友》2024年第32期46-48,共3页陈嘉 
如果你有话想说:由于我是转学生,班里有几个同学经常有意无意地欺负我。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却总是跟我说:“他们欺负你是因为你的成绩不够好,只要你成绩好了,他们就不敢欺负你了。”
关键词:自省 欺负 有话想说 成绩 同学 
自爱美丽理论 用我的方式来爱我自己 vol.16木村多江
《健康与美容》2024年第11期104-105,共2页木村多江 岛原佑矢(UM)(摄影) 柏崎惠理(采访) 
能让我感到幸福的人是我自己,美容的动力也是因为想取悦自己,并非为了其他人。“保持美丽取悦自己”成了我快意人生,幸福生活的标准,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我认为自爱的核心是“自我原谅”。我原本就是个认真的人,对自己很严格,也常...
关键词:自爱 幸福生活 取悦 美丽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以自爱为基础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21-29,178,共10页刘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亚里士多德《欧德谟伦理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比较研究”(17BZX098)。
在讨论亚里士多德如何理解友爱与自爱的关系时,学者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一个激烈的争论。共识是,亚里士多德主张自爱是友爱的基础,我们对友爱的理解来自我们对自己的爱;争论是,如果卑劣者的灵魂内部也要经历冲突,那么卑劣者与不自制者...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自爱 友爱 卑劣之人 不自制之人 
自尊与死亡权——卢梭论自杀或自愿安乐死
《哲学动态》2024年第10期96-103,共8页王幸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道德心理学中的自尊问题研究”(编号23BZX08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前沿伦理问题研究”(编号2024ZXSCX03)白的阶段性成果。
卢梭基于自尊而支持自杀或自愿安乐死的论证逻辑是,当生命成为一种恶,一个人无法再拥有一种自尊的生活时,自杀或自愿安乐死是可以被允许的。对此可能有两种反驳。第一种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种恶,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第二种认为,维持生...
关键词:自爱 自尊 自杀 安乐死 
真正的自爱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适读)》2024年第9期66-66,共1页林音 
如果你只在身处人生巅峰,顺风顺水时爱自己,这不是自爱,谁都可以做到。爱自己,恰恰是在你不顺时,你还能站在自己身边,不放弃自己。自爱是世界上最有包容性的存在。真正的自爱,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去爱,爱自己的全部。你是你自己最好的战...
关键词:顺风顺水 自爱 局限性 包容性 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