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现象

作品数:557被引量:99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根亮杨华郑爱明范引光刘燕舞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平自杀现象探析被引量:2
《城市史研究》2020年第1期278-294,共17页李自典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市管理者:近代北京警察研究”(项目编号:16FZS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近现代日常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8JJD770001)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首都南迁及日军入侵,在一系列社会变动的影响下,北平城市经济衰落,政治压抑,自杀事件频繁发生,逐步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积极介入,通过报道使自杀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另一方面,政府管控自杀...
关键词:自杀现象 警察 北平 
道德、个体净化与社会整合——对凉山彝族社会特殊“自杀”现象“死及比”的探究被引量:1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234-242,共9页郑艳姬 方婵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项目(资助编号:2016M60256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7CMZ045)的阶段性成果
'死及比'是诺苏文化中较为独特的一种'自杀'现象。在凉山彝族社会内部'死及比'是一种维持荣誉、保护尊严并且值得尊敬的行为。'死及比'通过仪式性的自杀行动,让受到污染的个体身体重新回到自然之中,并通过象征性的仪式得以净化而重生。...
关键词:凉山彝族(诺苏) 死及比 道德 净化 整合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男性自杀现象——以近代青岛为例
《城市史研究》2018年第1期267-285,共19页景菲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青岛日常生活史”(项目编号:17FZS033)的阶段性成果
受传统性别分工的影响,男性一直是家庭经济生活的主要承担者。而近代青岛的男性自杀人数整体上不断增多,其中生计困难是男性自杀的首要因素。从物价水平、男性收入等方面来看,在传统性别分工的建构下,男性作为养家糊口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男性自杀 近代青岛 社会分工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视阈下的自杀现象研究——基于文本案例的阐释
《宜春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16-121,共6页兰垂洪 冯伟 李小芳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自杀论>研究"(项目编号:13BSH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自从社会学诞生以来,在社会学研究中就存在着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争议,从而使社会学的研究充满张力与活力,同一个社会现象可以有基于不同方法论上的不同解释,致使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多元化、丰富性,满足了学者们的多种范式需...
关键词:吉登斯 结构化理论 自杀现象 
农村养老保障的困境及其出路——以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为视角被引量:2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蒋悟真 吴弘毅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理念研究"(14FFX011);江西省社科规划理论专项"江西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法律保障机制研究"(14ZT22)
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改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机制成为维护农村老年人口基本权益、稳定农村社会秩序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着覆盖面过窄、保障水平偏低、精神保障缺失等困境,亟须重新...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障 多元化养老保障 精神保障 保障责任 
从自杀现象透视研究生抗挫折教育被引量:2
《克拉玛依学刊》2014年第2期24-27,2,共4页方鸿志 李辰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13BKS088)阶段性成果;2012年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大学生挫折心理识别与防御研究"课题(2012401019)阶段性成果
研究生是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近年来,我国在校研究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首先对相关概念及当前研究生抗挫折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之后,通过剖析研究生受挫后的行为表现,得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
关键词:研究生 自杀现象 抗挫折教育 措施 
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对近年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被引量:117
《管理世界》2013年第5期47-63,75,共18页杨华 欧阳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KS016和12CSH038)的资助
本研究通过对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力图论证农村老年人自杀作为底层问题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研究认为,中国底层社会的绝大部分问题,通过城乡二元结构与资源积聚机制,转嫁给了农村。在农村内部,这些问题则通过阶层分化与...
关键词:老年人自杀 农村阶层分化 社会性竞争 地位焦虑 代际剥削 
明清徽州的自杀现象被引量: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96-103,共8页郭学勤 周致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6JJD76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64)
明清徽州文献中,自杀现象的记载较为普遍。自杀者包括儒生、商人妇、农民和奴婢等社会各阶层。这一特殊社会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如效忠、维护尊严、保全他人、家庭矛盾、恐惧、悲痛过度、邻里矛盾、图赖、高利贷盘剥和穷困等,反映出徽...
关键词:徽州 明清 自杀 奴婢 儒生 商人妇 
从农村家庭变迁看农村老人自杀现象被引量:7
《社会工作》2008年第4期45-47,共3页童玉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杀与应对"(03BSH040)的部分研究成果
近些年,我国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有上升的势头。本文从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关系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家庭变迁及其对农村老人自杀的影响,并结合杜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认为,农村老人自杀增多与由于转型期农村家庭的各种变化导致家庭凝...
关键词:农村家庭 老人 自杀 
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下)被引量: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62-70,共9页谢立中 
国家"十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研究中的话语-文本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项目批准号04BSH007)资助项目成果之一
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将"自杀"视为一种纯粹给定的、独立于社会成员个人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性现实",诠释社会学家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社会成员个人的主观意识建构出来的"主观性现实",与它们都不同,多元话语分析学者则将"自杀"视为一种由...
关键词:自杀研究 多元话语分析 实证社会学 诠释社会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