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致元

作品数:37被引量:1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明代救灾明清嘉靖徽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华月报》《历史档案》《合肥大学学报》《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子部、史部与集部文献中的许宣平故事
《合肥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周致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宋以来齐云山道教稀见民间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24CZJ024)。
在五代以降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子部、史部与集部文献分别记载唐朝歙人许宣平的故事,而这些记载的源头是五代时沈汾的《续仙传》。子部著作尽可能将许宣平故事神秘化,宣传道家神仙的传奇性;史部文献一方面尊重前人旧说,另一方面也考证传...
关键词:许宣平 神仙 子部文献 史部文献 集部文献 
明代卫所军妻相关问题探微
《历史档案》2021年第3期64-72,共9页唐佳红 周致元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BZJ053。
明代的军妻,系指卫所军士的妻子,主要来自于军士本身所娶之妻;此外,政府还将犯妇、奴婢、俘虏等充发为军妻,或为无妻军士买娶军妻,这是军妻的又一大来源。佥解军妻作为维护卫所制度运行的辅助措施,是明代军政建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
关键词:明代 军妻 卫所制度 军政 
论徽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2
《铜陵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91-93,129,共4页祖晓敏 周致元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徽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SK2017A0796)
徽州墨业绵延千年传承至今,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历史上徽州宗族独特的就业观念为墨业的传承提供了可能,文人制墨的浓厚氛围与丰富艺术门类的滋养大大提升了徽墨的文化格调,徽商先进的营销理念使得徽墨行销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在...
关键词:徽墨 文化 传承 创新 
传统徽商与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4-36,共3页祖晓敏 周致元 
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徽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SK2017A0796)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是徽州地区经济、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著名的徽州商帮因其自身的文化特色,使得他们在经商过程中追求文化立身、文化立业、文化立名。徽商不仅推动了徽州文化的发展,而且他们本身已经...
关键词:徽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民居建筑 
从《明实录》看洪武年间的洪涝灾害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87-90,104,共5页祖晓敏 周致元 
本文以《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洪涝灾害为统计脚本,客观分析了明初30年间水灾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统治者对不同地区救灾态度的不同。描述了水灾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巨大危害,客观解读了朱元璋统治集团为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一...
关键词:明实录 洪涝灾害 规律 应对 
《合肥名门望族与宗族文化研究》评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2期95-96,共2页周致元 
家族制度在中国有着长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法性也是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从家族的角度来解析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伴随着淮系和皖系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崛起,合肥地区也出...
关键词:名门望族 合肥地区 文化研究 评介 宗族 中国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 家族制度 
明代贡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9-107,共9页蔡定益 周致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S064)
明代贡茶的来源分为府县进贡、太监进贡和土官进贡。府县交纳的贡茶分为礼部征收转交光禄寺和户部征收转交供用库这两部分,征收的茶叶有本色也有折色。制度规定的贡茶数量为11万多斤,但实际征收远超出规定,主要原因在于皇室的奢侈、官...
关键词:明代 进贡 茶叶 茶业 
晚清时期普通官员的国际视野——以刘汝骥《陶甓公牍》为中心
《新视野》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周致元 
长期以来,思想史研究特别关注思想家们的思想,而相对忽视普通官吏和民众的思想。光绪末期出任安徽徽州知府的刘汝骥,在任时编辑了《陶甓公牍》一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政治和经济思想。刘氏是科举出身,但对当时世界大势较为清楚,虽然...
关键词:刘汝骥 《陶甓公牍》 国际视野 
明清徽州的自杀纠纷及法律解决被引量:3
《历史档案》2014年第1期64-73,共10页郭学勤 周致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YJC77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BZS064;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皖教秘科[2013]14号;安徽大学2011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117700327
明清徽州,由自杀引起的纠纷非常普遍。引起这一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户婚、田土、钱债等经济因素。在利益纷争中,一方认为只有采取自杀这一极端方式扩大事态,才会引起官府的重视。自杀纠纷往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解决自杀纠纷的司法审判过...
关键词:徽州 明清 自杀纠纷 法律解决 
《荒箸略》中所见明代救灾思想被引量:2
《兰台世界(下旬)》2013年第12期6-7,共2页郭学勤 周致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代灾荒中的官民互动"(项目编号:13YJC770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灾荒中的民间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2BZS064);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研究项目"明代荒政文献四种点校"(皖教秘科[2013]14号);安徽大学2011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项目"明代灾荒中的官民互动"(项目编号:10117700327)阶段性成果
《荒箸略》是明代刘世教的一部著作,内容专写救荒。书中体现作者从思想上认识到灾荒对灾民和国家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官府救灾的必要性,阐述了由富户捐输、商人出资输赈、卖官集资、罪犯赎刑等民间救灾措施。
关键词:《荒箸略》 刘世教 灾荒 救荒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