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碳酸盐

作品数:29被引量:26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苏民耿威刘兴起沈吉吴敬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地质前沿》《海洋地质》《古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卢氏盆地中始新世沉积序列自生碳酸盐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2期282-294,共13页高鑫 鹿化煜 邵可涵 梁承弘 吕帆 陈璇璇 赖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批准号:420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批准号:41920104005)共同资助。
始新世暖期可作为当代全球变暖的历史相似型,研究始新世气候变化及其机制对于理解现代气候变暖的幅度和速率具有重要意义。卢氏盆地位于中国中部秦岭东段,发育了连续的、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始新世湖相沉积物,是重建始新世暖期陆地气候的...
关键词:中始新世 卢氏盆地 古气候 湖相沉积物 碳酸盐含量 
海洋沉积物碳循环过程数值模型的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2024年第4期1431-1447,共17页徐思南 吴自军 张喜林 孙伟香 耿威 曹红 翟滨 孙治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2176057,42276059,923583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23M741869);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No.SDCX-ZG-202302026);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MGK202418).
海洋沉积物不仅是各种不同来源有机碳的重要埋藏场所,也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器,在全球海洋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传统的地球化学测试和定性描述方法,数值模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定量获取海洋沉积物中各个碳...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 碳循环 有机质降解 自生碳酸盐形成 数值模型 海洋地质学 
氧碳同位素在湖相自生碳酸盐研究中的应用
《云南化工》2019年第10期133-134,共2页王迪 李洁 
在各种湖泊的沉积物研究中,自生碳酸盐氧碳同位素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氧碳同位素分析实验,可以利用湖泊次生碳酸盐氧碳同位素恢复湖泊的古气候、古盐度和古温度。在样品分析测试时也应注意外源碳酸盐岩与湖泊自生生碳酸盐岩的区分。
关键词:氧碳同位素 湖泊自生碳酸盐岩 古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被引量:3
《古地理学报》2019年第4期577-588,共12页李云 胡作维 刘灿 董杰 贺静 袁效奇 魏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00,41302085,4137211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6ZX05050)共同资助~~
早期形成的碳酸盐结核在埋藏期间会经历多种碳酸盐矿物相沉淀的复杂胶结作用,岩石学研究是探究结核成因的关键。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学观察和阴极发光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泥页岩中各种形状的方...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碳酸盐结核 自生碳酸盐 
南海神狐海域Site 4B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甲烷渗漏的指示意义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9年第3期648-660,共13页王竣雅 邬黛黛 陈雪刚 
中国石油—中科院科技合作项目(2015A-48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2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4321)~~
前人对Site 4B站位海底浅表层沉积物的研究显示该站位历史上可能存在甲烷渗漏事件。为研究该站位的甲烷渗漏历史,分析了Site 4B站位柱状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物中Mg/Ca和Sr/Ca比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
关键词:甲烷渗漏 自生碳酸盐 Sr/Ca MG/CA 南海 天然气水合物 
抚仙湖全新世自生碳酸盐及其区域气候和湖泊水位指示意义被引量:12
《第四纪研究》2019年第3期642-654,共13页李婷 张虎才 蔡萌 常凤琴 胡京九 段立曾 张龙吴 张扬 
云南省领军人才项目(批准号:2015HA024);云南省高端人才引进项目(批准号:2010CI111)共同资助.
抚仙湖是我国面积、蓄水量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通过对抚仙湖FXH-B2钻孔岩芯296 cm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和碳酸盐含量分析,结合岩芯XRF扫描数据和AMS^14C年代的测定,探讨了抚仙湖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方解石矿物及沉积物Ca元素相对含量...
关键词:抚仙湖 方解石 环境变化 碳酸盐 
陆架边缘海沉积物有机碳矿化及其对海洋碳循环的影响被引量:8
《地球科学进展》2019年第2期202-209,共8页张咏华 吴自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北部湾沉积物有机质成岩矿化过程及其对孔隙水溶解无机碳(DIC)的贡献"(编号:4167606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同盐度环境下沉积物硫酸盐还原及铁硫矿物的形成"(编号:16ZR1438200)资助~~
边缘海沉积物是海洋重要的碳储库,其内部的碳循环主要是由有机质矿化分解过程来驱动的。有机碳进入边缘海沉积物后,矿化分解为溶解无机碳(DIC)进入沉积物孔隙水并扩散到上层水柱,参与海洋系统碳循环;同时还有部分DIC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
关键词:边缘海沉积物 有机质分解 溶解无机碳 自生碳酸盐 
黑海西北部第聂伯河古三角洲甲烷溢出区异常海底背散射模式
《海洋地质》2018年第4期24-39,共16页Lieven Naudts Jens Greinert Yuriy Artemov 马金凤(译) 万玲(校对) 范广慧(校对) 
声学海底背散射强度与渗漏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整合多波束背散射数据和单波束回声探测器探测到的渗漏位置来检验。这项研宄得到了侧扫声纳的记录数据、5kHz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孔隙水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可视海面观测的进一步支持。...
关键词:甲烷渗漏 散射模式 古三角洲 西北部 海底 黑海 自生碳酸盐 散射强度 
富含微生物体系内温压条件对自生碳酸盐岩和铁硫化物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18年第4期664-673,共10页魏铭聪 许天福 贝科奇 金光荣 刘肖 曹玉清 刘娜 
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1369);国家海洋地质专项工作项目(GZH201100306);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104)~~
甲烷渗漏区沉积层中存在的大量自生碳酸盐岩和铁硫化物,是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标志。但对其形成条件的实验研究还不多见。利用自主研发的模拟装置,首次在富含甲烷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系统内,通过水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不同温...
关键词:甲烷渗漏区 自生碳酸盐 铁硫化物 形成条件 自生矿物 
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自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记录的晚全新世气候组合特征被引量:16
《第四纪研究》2016年第4期961-969,共9页倪振宇 王永波 刘兴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2014SKL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57233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41502325)共同资助致谢王建军副研究员协助完成野外采样工作;张恩楼研究员、李凯博士在样品前处理方面给予指导;审稿专家和编辑部老师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青藏高原北部受亚洲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共同影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但该区古气候记录相对较少,特别是缺少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对该地区的气候组合特征(温度-湿度组合)的解释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研究选择位于...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部 晚全新世 自生碳酸盐  氧同位素温度-湿度组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