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

作品数:150被引量:80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仁强吴怀成沈家煊黄毅燕王敬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石头绝非作者自指——论第一回的楔子功能之一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12,共5页张丰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墨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BZX073)。
“女娲补天神话”中的石头根本不是作者的自指。首先,作者一再强调这块石头是粗蠢的、质蠢的、蠢物、只好踮脚而已。其次,石头下凡的目的只是享受荣华富贵,这与神瑛侍者的下凡目的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把石头的真实寓意隐藏于通灵宝玉...
关键词:《红楼梦》 石头 通灵宝玉 传国玉玺 
以有限想象无限——对“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盗梦空间》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1期247-262,共16页李思逸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2010)向来被认为是营造出时空迷宫的典范作品,其中的叙事策略也备受论者关注。然而,多元、非线性的时间图景不足以表达无限,循环重复必须经由“梦中...
关键词:博尔赫斯 克里斯托弗·诺兰 戏中戏 自指悖论 无限 
“有+VP的NP”与“有+NP+VP”的变换限制——兼论“有+NP+VP”的情态表达功能
《现代语文》2024年第1期67-76,F0002,共11页王梅晓 寇鑫 
“有+VP的NP”和“有+NP+VP”结构之间存在互相变换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变换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以“VP的NP”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自指和转指的“有+VP的NP”向“有+NP+VP”变换的语义限制条件,得出以下结论:“有(VP的NP)转指”都可...
关键词:“有+VP的NP” “有+NP+VP” “有”字结构 变换限制 自指 转指 情态表达功能 
从“自指”“转指”角度看“的”的分类与区分
《汉字文化》2023年第21期125-128,共4页徐畅 
文章从“自指”“转指”角度对语句中出现较多的虚词“的”的基础性知识进行了说明。主要讨论了“的”的分类问题,把“的”从自指角度分为了动态助词和语气词,从转指角度分为了结构助词,共三类。并从语义的细微差别入手对“自指”“转...
关键词:“的” 自指 转指 分类 区分 
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形态、特征与意义被引量:5
《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2期131-140,191,192,共12页江秀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建构研究”(18ZDA283)阶段性成果。
研究网络文学,离不开对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透视。网络文学原生评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需要从评论主体、存在空间、话语内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界定。网络文学原生评论的形态主要包括在线化注疏、多媒体挂载和体认式评价,由网络技术、...
关键词:网络文学原生评论 评论场 体认式评价 自指性 
现实意蕴、历史自指、空间演绎:红色剧本杀的创作艺术实践
《社会科学动态》2023年第5期67-72,共6页王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域制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BDJ097)。
以历史事件为创作蓝本、家国情怀为主题、情感沉浸为类型、本格推理为内在逻辑的红色剧本,作为红色教育新兴业态,聚焦时代关注进行精神生产,解决现代社会“摆烂”“精神内耗”等消极心态。从现有红色剧本的创作逻辑入手,以革命文化表达...
关键词:红色剧本杀 现实意蕴 历史自指 空间演绎 
“由音见义”——声训中的意义生成机制及其形上之维
《思想与文化》2022年第2期236-257,共22页李志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8ZDA01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语言哲学之‘兴思维’研究”(项目编号:21NDJC184YB)
声训是古代常见的训诂方式,其“因声求义”的方法多被认为随心臆说,这遮蔽了声音的独特价值。研究发现,声训中同音或音近的声音重复现象,是中国人的一种语言表达和意义生成方式,它具有腐蚀所指,令能指自指的功能,由于这一功能的形式指引...
关键词:声训 自指 双声叠韵 意义 存在论 
“的”字补说——北京话中用作他引标记的“的”被引量:3
《世界汉语教学》2022年第4期451-461,共11页方梅 
本文讨论了与“的”相关的三个引述表达式:正反式、叠连式、“说的”。正反式中的“的”是自指性的,叠连式中的“的”与构成状态形容词的“的_(2)”相似,而“说的”中的“的”可以看作“的”在谓语动词后凸显先时时间用法的功能拓展。...
关键词:“的” 自指 引述 他引 北京话 
“的”字结构充当主语的特殊“是”字句
《汉语学习》2022年第5期64-71,共8页邹玉华 
法律语体中有一种“的”字结构(“VP的”)充当主语的“是”字句“VP的”中的“的”是转指而非自指。通过对通用语言的用例分析发现,“‘VP的’是行为”这种句式(如“懂行的是偷”)中的“VP的”只能指人不能指物,更不能指与VP里的动词没...
关键词:“是”字句 “的”字结构 自指 转指 
电影《小妇人》的套层结构与复调叙事探究被引量:2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72-75,96,共5页林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团队”(项目编号:广中医2021年105号)。
格蕾塔·葛韦格2019执导的电影《小妇人》在非线性叙事结构下对原著进行重新阐释,从而重塑了观众对作品人物的移情式认同体验。非线性叙事时间挑战了以情节驱动和因果关系为表征的线性时间,塑造出一种空间化的叙事时间体验。而影片的叙...
关键词:电影《小妇人》 非线性叙事 叙事套层 复调对话 媒介自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