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壤

作品数:1027被引量:6979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晓日汪景宽宇万太杨劲峰马强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辽西低山棕壤丘陵区小流域泥沙连通性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3年第3期726-732,共7页王佳楠 贾燕锋 范昊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500701);辽宁省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科研平台培育项目)(LSNPT202002)资助。
了解土壤侵蚀和泥沙连通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制定流域综合管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辽西低山棕壤丘陵区二道岭小流域为对象,基于InVEST泥沙输移比模型,引入连通性指数和土壤流失模型作为泥沙连通性和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的衡...
关键词:泥沙连通性 土壤侵蚀 地形 土地利用 
生物炭施用方式对黑土和潮棕壤养分及氮磷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8期2693-2702,共10页刘兴 武国慧 张玉兰 解宏图 陈振华 陈利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603,2017YFD0200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5)资助。
为探明不同生物炭施用方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元素转化的影响,通过设置在黑土和潮棕壤的两个为期5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每年低量施用(AL,22.5 t·hm^(-2)·a^(-1))和间隔性高量施用(IH,112.5 t·hm^(-2)·5 a^(-1))玉米秸秆生物炭对...
关键词:生物炭 土壤氮磷养分 酶活性 土壤肥力 施用方式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11期3699-3699,共1页
封面图片由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闫东锋副教授于2019年7月拍摄于河南省登封市国有登封林场清凉寺林区(34°26′—34°33′ N,112°44′—113°05′ E)。国有登封林场位于河南省中部,居嵩山山脉南坡,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4.2 ...
关键词: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降水总量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登封市 河南省中部 封面说明 棕壤土 主要树种 
有机肥和解磷固氮菌配施对缺碳黄棕壤养分特性的协同效应被引量:13
《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10期3413-3423,共11页王志康 徐子恒 陈紫云 洑香香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938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
研究不同有机肥配比下解磷固氮细菌对土壤养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影响,可为筛选合适的菌肥类型、有机肥配比和施肥周期提供参考。试验设置0%、4%、8%、12%(质量比)4种有机肥配比,选择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2种解磷菌和褐球固氮菌...
关键词:解磷菌 固氮菌 有机肥 土壤改良 
长期施肥对潮棕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4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5期1661-1667,共7页任金凤 周桦 马强 徐永刚 姜春明 潘飞飞 宇万太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50;41301326)资助~~
依托长期定位试验(从1990年开始)的4个施肥处理(CK,不施肥;M,循环猪圈肥;NPK,单施化肥;NPK+M,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探讨了长期施肥对潮棕壤有机氮各组分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试验开始至2015年,不同施肥模式下各有...
关键词:潮棕壤 土壤有机氮组分 长期施肥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9
《应用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2078-2085,共8页徐永刚 宇万太 马强 周桦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A7B08和2007BAD8PB02)资助
以沈阳生态站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采用传统氯仿熏蒸方法和现代PCR-DGGE技术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长期施用...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细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DGGE 
两个大豆品种在暗棕壤和黑土中的根系形态和根瘤性状被引量:11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8期1747-1753,共7页金剑 王光华 刘晓冰 徐艳霞 刘俊杰 米亮 王程 Stephen James Herbert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GA06B101-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01084)
选取黑龙江省2种主要农田土壤类型(暗棕壤和黑土)和2个大豆品种(滴2003-1和合丰25),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于大豆第5片复叶展开期、初花期、结荚初期、结荚盛期、鼓粒初期、鼓粒期和完熟期取样,进行根系形态(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平...
关键词:大豆 土壤类型 根系形态 根瘤 
不同利用方式下潮棕壤交换性钙镁的剖面分布被引量:31
《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第4期813-818,共6页张玉革 梁文举 姜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93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379)
在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对潮棕壤0-150cm土层中土壤交换性钙(Ca)和交换性镁(Mg)的剖面分布及Ca/Mg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交换性Ca含量及储量差异不明显;林地各土层...
关键词:潮棕壤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土地利用 剖面分布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潮棕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6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2期2760-2764,共5页宇万太 姜子绍 李新宇 丁怀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407);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基金资助项目
对潮棕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100cm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有机碳储量及C/N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剖面分布差异明显,林地、割草地、荒地及裸地各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农田生态系统;不...
关键词:潮棕壤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 C/N 有机碳储量 
辽河下游平原不同水分条件下稻田氨挥发被引量:16
《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2期2771-2776,共6页陈振华 陈利军 武志杰 张玉兰 隽英华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2-413-5);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10B00).
应用通气密闭室法,研究了辽河下游平原不同水分条件下潮棕壤稻田生态系统施用氮肥后的NH3挥发.结果表明:稻田施用氮肥后有明显NH3挥发损失,整个生长期间总挥发量为11.64—34.01kg N·hm^-2,占施氮量的4.66%-11.66%;不同施...
关键词:潮棕壤 NH3挥发 稻田 水分条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