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括副词

作品数:42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丽香李小军王敏刘承峰陈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河套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鄂州大学学报》《语文研究》《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学术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总括副词的演化进程考察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23年第1期9-31,384,共24页刘承峰 陈振宇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现代汉语量化范畴:基于语用数、间接量化和单调性理论的方案”(项目编号22FYYB00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汉语中,总括副词“皆、都、全、尽”表唯一论元的聚集、耗尽或齐全。“皆、都、全、尽”可以左指,作为非直接限定,量化对象受语用制约,是一种间接量化,如有多个成分,则被凸显的主题获得全称量化解读;总括副词与“很多”类主观大量...
关键词:总括副词 间接量化 主观性 演化 
湖南方言的总括副词“下”被引量:2
《语言科学》2022年第6期620-633,共14页周敏莉 李小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YY15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22WZJD007);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2019WTSCX086)资助。
湖南多地方言中语音相似的总括副词“下”应当来源于数量短语“一下”,具体过程为:做一下(动补短语,意为“分成一次/一部分”)→一下(数量状语,意为“一次”或“整体”)→(一)下(总括副词)。该语法化路径进一步拓展了总括表达形式的来源...
关键词:“下” 总括 整体 语法化 
汉藏语总括副词和类同副词的语义关联及其解释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12期107-115,共9页牛长伟 骆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习语性构式研究(17YJA740034)”;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优选论的现代汉语疑问词及特殊句式研究(2016026)”阶段性成果。
汉语普通话总括副词“都”和类同副词“也”基本语义差异较大,但均可允准任指句、最小量句和“连”字句,两类副词在语义功能上具有交又关系。本文通过考察11种汉藏语的总括副词和类同副词,发现两类副词在语义功能上的关联还有互补关系...
关键词:汉藏语 总括副词 类同副词 语义关联 功能模式 
副词“净”的语义演变研究
《汉字文化》2022年第17期52-55,共4页宋青 
文章通过考察“净”的来源和发展,得出在六朝时“净”已经有了总括副词用法,其表限定和频率的用法则至清朝才开始出现。“净”的语义演变路径为:从“洁净”到“无余”再到“总括”,然后在“总括”的基础上衍生出“限定”和“频率”两种...
关键词: 语义演变 总括副词 限定副词 频率副词 
汉藏语总括副词和类同副词的语义关联及其解释被引量:1
《民族语文》2022年第4期14-23,共10页牛长伟 骆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习语性构式研究(17YJA740034)”;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优选论的现代汉语疑问词及特殊句式研究(2016026)”。
汉语普通话总括副词“都”和类同副词“也”基本语义差异较大,但均可允准任指句、最小量句和“连”字句,两类副词在语义功能上具有交叉关系。本文通过考察11种汉藏语的总括副词和类同副词,发现两类副词在语义功能上的关联还有互补关系...
关键词:汉藏语 总括副词 类同副词 语义关联 功能模式 
安徽枞阳方言“一伙”的功能及其副词化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32-138,共7页陈霞 雷冬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大型历时语料库的汉语构式化研究”(18BYY159);重庆师范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构式演变研究”(19XWB005)。
安徽枞阳方言中的“一伙”具有总括副词用法。文章对其句法语义功能及其历史来源进行探讨。总括副词“一伙”主要来自于数量结构“表示人称的名词/代词+一伙”的重新分析,其演变路径符合“数量结构>总括副词”的规律。句法位置及使用频...
关键词:枞阳方言 一伙 总括副词 
总括副词同义并列组合的历时考察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1年第21期44-47,共4页何芮熹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编号:201910370208)成果。
文章在历时上考察了总括副词同义并列组合的使用频率,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发现它经历了“悉皆-尽皆-全都”这样一个历时的替换过程。其兴起受汉语词汇双音化驱使,心理机制、语用因素作用。之后文章重点考察同义并列现象的性质,认为,...
关键词:总括副词 同义并列组合 悉皆 皆尽 
中古汉语并列式双音总括副词的始见书证问题商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12-117,共6页周广干 薛文华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语》的语言特点及著述时代考察”(19SZYB18)。
中古汉语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双音总括副词,这些双音词主要是通过先秦时期常见的总括副词同义并列复合而成,且主要使用于中古文献中。《汉语大词典》作为收词量最大的专门辞书,取材范围广,所收词条能够反映汉语词汇的历史面貌和使用状况,...
关键词:并列式双音词 总括副词 《汉语大词典》 书证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并列式双音总括副词的用例及特点——《汉语大词典》失收词条榷补
《现代语文》2021年第5期15-20,共6页周广干 
在汉语发展史上,中古汉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汉语各要素在中古时期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就总括副词来看,中古汉语除沿用先秦汉语常用副词之外,总括副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成员的增加;二是复合总括副词的大量使用。中古汉...
关键词:总括副词 双音词 中古汉语 《汉语大词典》 
益阳方言的总括副词“一回”被引量:4
《汉语学报》2019年第3期78-87,96,共11页姜礼立 唐贤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句法语义比较研究”(编号:15ZDB105)的阶段性成果
湘语益阳方言“一回”用作总括副词,可总括所提到的人或事物的全部,语义相当于普通话的总括副词“都”“全”。但在句法特征和语义指向上,“一回”又与益阳方言和普通话总括副词“都”存在差异。益阳方言总括副词“一回”是由动量短语...
关键词:益阳方言 一回 总括副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