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资派

作品数:271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方政何云峰张克永黄伊胡大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革中“走资派”的“庇护所”京西宾馆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9年第19期27-27,共1页 
低调得连招牌都没有(只有门牌号)的京西宾馆一直是中央讨论和决定重要问题的场所之一。“文革”时期,它还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了所谓的“走资派”的庇护所。
关键词:“文革”时期 “走资派” 京西宾馆 庇护 门牌号 
“潘晓”留痕
《中国青年》2019年第1期80-80,共1页李淑惠 
1978年是我生命中的一道沟壑或是一道坎。我就此长大。那一年我十六岁。1978年,父亲突然因工去世。那时我上初三,可以顶替父亲上班。但,这顶替的指标只给一年考虑。妈妈征求我的意见。上学?还是上班?当时,妈妈因文革中受“走资派”父亲...
关键词:“走资派” 父亲 上班 妈妈 去世 
万里在安徽拨乱反正
《党史纵横》2018年第5期12-15,共4页杜学峰 
粉碎“四人帮”以后,安徽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全国人民一样,人心大快。但全省在揭批“四人帮”、纠正“文革”错误运动中,却遭遇严重阻碍。当时,安徽省委主要领导人坚持错误立场,继续执行“左”的理论和政策,散布“安徽特殊”“局势...
关键词:安徽省 拨乱反正 粉碎“四人帮” 基本路线教育 “走资派” 万里 干部群众 经验交流会 
严凤英画传(连载)
《黄梅戏艺术》2018年第1期70-73,共4页张凤高 
十八、“文革”惨死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严凤英就是团里斗争的主要对象,她被造反派定为“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吹鼓手和黑干将”,并勒令她停止工作,去扫厕所和做泥瓦工。团内大宇...
关键词:严凤英 “文化大革命” 连载 修正主义文艺 “走资派” “文革” 学术权威 造反派 
祖先在上
《芳草(潮)》2017年第4期197-202,共6页刘祖保 
一 “祖先”这个概念,钻进我脑子里时,我还是个懵懂少年,正在由我们南冲畈刘氏祠堂改建而成的南冲完小读高小二年级。秋天里,学校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停课了,校内弥漫着一股从未有过的激昂与亢奋,天天读报开会,大字报贴满了学校的...
关键词:祖先 高年级学生 “走资派” 二年级 大字报 学校 开学 校内 
毛泽东五保胡耀邦
《炎黄纵横》2016年第3期63-63,共1页陈立旭 
1966年,“文革”爆发,胡耀邦被打成“走资派”。连续的批斗,残酷的折磨,几乎将胡耀邦身体摧垮。恰在此时,毛泽东保护了胡耀邦。
关键词:胡耀邦 毛泽东 “走资派” “文革” 
《爸爸的田鸡腿》解题指导
《海峡儿童(读写)(7-9年级)》2015年第7期54-55,共2页刘堂刚 
①那其实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②当时“文化革命”开始不久,父亲被红卫兵们打成了“走资派”。再过些日子,批斗便开始了。③那年夏末的一个中午,如往常一样,我去机关食堂里买了饭菜回家,就等着父亲。很久了,那熟悉的慢而沉重的...
关键词:解题指导 “文化革命” “走资派” 机关食堂  红卫兵 父亲 
“打不到”的“走资派”
《文史博览》2015年第6期65-66,共2页唐师凡 
“文革”最激烈的那几年,我一天到晚就是接受批判、斗争、游街示众、检讨交待和强制劳动,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也目睹了许多幽默的事情。
关键词:文化大革命 历史 中国 “造反派” 
周恩来令京西宾馆筑墙阻挡造反派
《红土地》2015年第3期42-43,共2页
前不久刚落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让京西宾馆进入人们的视野。事实上,低调得连招牌都没有(只有门牌号)的京西宾馆一直是中央讨论和决定重要问题的场所之一。“文革”时期,它还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成了所谓的“走资派”的庇护所。
关键词:京西宾馆 造反派 周恩来 “文革”时期 “走资派” 门牌号 庇护 
酸甜苦辣忆黄湖——在潢川“五七”干校的回忆
《河南文史资料》2015年第1期75-94,共20页丁磐石 
我曾经在干校。劳动长达四年半之久。每当回忆起干校生活,我总有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之感。这是“史无前例”时期的事。1969年4月,我所在的团中央机关及其所属各单位的干部被“一锅端”,下放到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的黄湖农...
关键词:“五七”干校 回忆  劳动改造 “走资派” 中央机关 信阳地区 潢川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