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夏衍的追述与“党的电影小组”的基本史实之演变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6期125-133,I0003,共10页宫浩宇 
学界对于“党的电影小组”的活动及意义的描述与阐发,往往甚于对其基本史实的实证考察。现有关于其基本史实的著述,皆源于夏衍个人的回忆而缺少一手史料的支撑,而其成员与同路人的相关忆述,以及后世史家对这些基本史实的书写,则大体上...
关键词:夏衍 党的电影小组 基本史实 回忆 左翼电影 
视觉政治与影像革命——论左翼电影的人物造型设计
《南大戏剧论丛》2022年第2期219-230,共12页王宇轩 李玲玲 
人物造型是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优秀的人物造型不仅能够帮助演员更快地进入情景、融入角色,也能够补充一定的信息量,为电影的叙事和主题表意服务。1932年,左翼电影运动爆发,人物造型观念也随之一变。左翼电影的人物主要依照现实...
关键词:左翼电影 人物造型 现实性 民族性 通俗性 
主持人语
《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71-72,共2页周安华 
作为其时最重要的公共媒介之一,民国电影无论在银幕还是在报刊上,都负载着超量的社会信息,指喻国家的现代性进程。然而,由于太聚焦于电影产业、技术实现和明星意趣,深具研究价值的民国电影文化反而一直未被学术界所重视。以媒介考古学...
关键词:民国电影 左翼电影 特殊文化现象 电影文本 文化演变 中国早期电影 青年电影 电影产业 
左翼电影运动之小引:孙师毅先锋电影观及其理论考辨(1926~1932)
《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86-98,共13页苗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2)的阶段性成果。
1926年孙师毅将马克思的阶级论与唯物论引入电影界,主张电影编剧为底层无产阶级呐喊,申明历史更迭的必然性,树立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创作观念。1931~1932年,孙师毅汲取了列宁的著名论点,即“在我们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电影”,以本名与...
关键词:孙师毅 柯灵 左翼电影运动 早期电影理论 文化领导权 
从《狂流》到《马路天使》:左翼电影大众化理想的曲折实现被引量:2
《未来传播》2021年第3期91-98,126,共9页陈荣 周安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18ZDA262)。
在文艺大众化的影响下,左翼电影提出"电影大众化"口号,试图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驱动电影创作,以电影的"大众化"来"化大众"。初入电影界的左翼影人对电影的认识与电影创作规律、市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电影大众化"受阻。在国防电影阶...
关键词: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电影大众化 
银幕内外的齐鸣——袁牧之早期电影声音的“千面”探索
《艺苑》2021年第1期49-53,共5页吴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编号18ZDA26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世纪30年代,电影界随着声音进入电影,出现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观念和美学革命。作为戏剧表演人、电影艺术家和左翼工作者的袁牧之,有着“千面人”的神秘面纱,论文聚焦他早期电影作品中的声音技术,厘清他在多重变革的时期,如何实现声音介...
关键词:袁牧之 电影声音研究 左翼电影 
论20世纪30至40年代于伶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147-157,共11页候雅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2)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至40年代是上海的"孤岛时期",影剧家于伶能够让自己在险恶的环境中成长为一名"孤岛斗士",是为传奇。他戏剧创作及剧评成绩斐然毋庸置疑,而彼时他在电影作品创作、电影评论,尤其是其数篇影评文章,对我国早期电影创作方法和创作...
关键词:于伶 左翼电影 电影评论 
力与美: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民族叙事的动力学考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85-92,共8页郭海洋 贾冀川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最重要的一次语言革新。其革新的动力来自历史语境中多种力量的相互渗透和共同作用。其中最为切近的三个历史动因是:美、苏电影对中国电影语言的影响,"左翼"思潮、商业本性和国民党电影政策之间的角力制衡,...
关键词:电影语言演进 美、苏电影 “左翼”电影 有声片试制 
衣服与女性观念:卜万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转向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8年第11期88-97,共10页杨弋枢 
女性解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的重要话题。处于历史交替时期的左翼电影并非一开始就有完整的女性解放观念,左翼电影的性别议题甚至常常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卜万苍在左翼转向前后导演的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巧妙地借助服装这一...
关键词:卜万苍 左翼电影 《母性之光》 《三个摩登女性》 鸳鸯蝴蝶派文学 
新女性与影像中的性别无意识——以《神女》和《新女性》为个案的考察
《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104-111,共8页杨弋枢 
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是中国现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神女》和《新女性》这两部以女性为题材的影片,作为反映两类不同的现代女性的现实生活记录,构成左翼影人关注现代女性问题的基本认知取向。女性的现代性问题,反映在女性与都市...
关键词:《新女性》 《神女》 无意识 个案 性别 影像 现代电影 左翼电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