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小说

作品数:44被引量:3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胜刚黄灯杨胜刚高山于淑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粤海风》《社会科学辑刊》《中国校外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阶级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左翼小说: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扬弃与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7-11,共5页高山 
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编号:2012SJB750005)
与同时代的新感觉派和京派小说相比,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整体上审美水准有所欠缺,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塑造了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需要的阶级主体,在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方面要远超过前两者。这种主体创造的过程是双重而且...
关键词:左翼小说 文学想象 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 扬弃 
底层叙事与民族认同:1930-1937年间的左翼小说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3,共13页陈红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编号:10CZW0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发难与演进"(编号:09YJC751035);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科研类项目(编号:2013WYXM010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项目"主体体验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粤财教〔2013〕246号)
与晚清以来的革命小说相比,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在思想主题、题材选择、创作方法、叙述视角与情节建构等方面已经发生明显变化:突破了以往革命小说主要叙写知识分子悲欢离合的理路,注重书写底层民众阶级意识的觉醒;用深沉的反帝爱国思...
关键词:左翼小说 阶级意识 题材探索 叙事模式 民族认同 
从价值叙事看解放区小说和左翼小说之差异
《城市学刊》2015年第3期103-107,共5页刘郁琪 刘晰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14B069);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99)
同属革命文学范畴的解放区小说和左翼小说,在价值叙事上有着诸多差异。它们均以人性/阶级性作为基本的价值轴线,但围绕此轴线的价值场域布控和价值意向呈示,却呈现出很大不同。这些不同既表现为价值轴线的多元与单一,也表现为价值态度...
关键词:解放区小说 左翼小说 价值叙事 人性 阶级性 
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526-530,共5页高山 曹兰 
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叙事形式之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重叙事视角,混杂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主体建构的方式,它创造了左翼文学阶级叙事全新的"意义架构"和"知觉样式"。
关键词:左翼小说 阶级叙事 主体建构 双重视野 
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5-28,共4页杨胜刚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
关键词:左翼小说 想象 革命乌托邦 
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被引量:1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0-14,共5页杨胜刚 
30年代左翼革命小说有些作品描绘了作家想象革命后将来临的理想社会的图景。这些文本所展开的"革命乌托邦"的图景明显是以当时中共苏维埃政权所承诺建立的"苏维埃农村"为蓝本。它们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根底,但更紧密地与中国共产党当时...
关键词:左翼小说 想象 革命乌托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