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叙事

作品数:19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颜琳袁红涛周可潘超青刘晓彤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妇女研究论丛》《时代文学》《开放时代》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共产党阶级叙事和民族叙事的调适与重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被引量:4
《学术界》2024年第7期64-78,共15页张淑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21AMZ002)的阶段性成果。
阶级与民族是人类群体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是重要的政治动员工具和理论分析工具。民族国家的建立为阶级叙事与民族叙事的密集交织提供了政治场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关于阶级的内涵、产生根源、存在条件和消亡前提等系...
关键词:阶级叙事 民族叙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调适 重塑 
更宽广的革命叙事光谱——以《漳河水》为线索试析延安时期的女性叙事与社会变革被引量:1
《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5期5-15,共11页刘卓 
延安时期的文学实践于女性叙事上有诸多突破,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本文以《漳河水》为线索,勾勒、比较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女性题材写作的多重脉络,围绕阶级解放展开的女性叙事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作品将叙事重心置于生产、婚姻和家庭变...
关键词:阮章竞 阶级叙事 “四三决定” 劳动生产 
《资本论》商品篇的阶级叙事初探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17-18,共2页周可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969年,阿尔都塞在为《资本论》第1卷的某个法文译本所写的序言中向读者分析了阅读《资本论》的困难,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就理解《资本论》第1卷而言,阿尔都塞的观点隐含着阶级叙事与剩余价值理论...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 政治维度 《资本论》 经济主义 阿尔都塞 理论维度 问题的提出 工人运动 
《资本论》商品篇的阶级叙事初探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22年第4期50-58,共9页周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论》与19世纪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研究”(21BZX026)。
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导读割裂了《资本论》的政治维度与理论维度,在实践中容易导致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在理论上也站不住脚。马克思本人的提示和当代学者的政治式解读,都揭示出《资本论》商品篇与阶级斗争的紧密关联。虽然《资本论...
关键词:《资本论》 商品 阶级 阿尔都塞 
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
《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96-98,共3页王锐 
在历史研究、历史教育与公共历史当中,历史叙事问题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历史叙事,即用什么样的历史观,基于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从哪些角度着手来叙述、描绘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广阔的、长时段的、自洽的历史演进图景。在这其中,...
关键词:历史叙事 价值立场 中国近代史 阶级叙事 长时段 叙事问题 历史观 历史演进 
合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为一——关于中国近代史叙事问题的思考被引量:5
《开放时代》2021年第5期13-29,5,共18页王锐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明等级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影响与批判研究”(项目编号:20CZS04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近代史的叙事问题对于当前而言极为重要。在此问题上,应当将富强叙事、阶级叙事、文明叙事结合起来。虽然三者各有侧重,但在形成整体性的叙事时,应从三者所共同涵盖的部分着眼,以三者的内在共性与相互关联为基础,旁涉三者各自的侧...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富强叙事 阶级叙事 文明叙事 
浅析李沧东阶级叙事中意象的叙事隐喻--以作品《燃烧》为例
《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32期25-26,共2页李睿彤 
李沧东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者导演之一,其作品聚焦社会现实、关注边缘人群、展现底层苦难,饱含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对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乃至亚洲电影都有着深远影响。《燃烧》作为李沧东的成熟之作,其风格展现得...
关键词:李沧东 《燃烧》 阶级 隐喻 意象 
“他者”的反抗与虚无——浅论李沧东《燃烧》中的阶级叙事与存在主义被引量:3
《戏剧之家》2019年第36期80-81,共2页贺翔宇 
作为韩国电影界最重要的作者导演之一,李沧东一向以关注现实和强烈的批判意识著称于世界影坛。在2018年的新作《燃烧》中,李沧东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批判,对底层个人境遇与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时,加之以哲学上的思辨,使...
关键词:李沧东 《燃烧》 阶级叙事 存在主义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工人阶级叙事——评胡万春短篇小说集《特殊性格的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5期17-18,共2页张福萍 刘凯平 
胡万春作为工人出身的作家,其作品有着20世纪50年代初期特有的质朴、清新、健康。其名作《特殊性格的人》塑造了刚中带柔的"合金钢式"人物王刚,反映了当时的工人阶级们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重构中国国民精神与建构主体阶级精神合法性的努...
关键词:胡万春 特殊性格的人 时代精神 
身份遗传及其产生与再生产:近20年来文学的阶级叙事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6期16-24,共9页陈舒劼 
文学史公认,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醒目的转折标志。这篇文章被追溯为50-70年代文学体系、标准、制度、风格乃至生态的思想原点,它清楚地定位了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一套与五四启...
关键词:文学史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再生产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叙事 阶级 遗传 文学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