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方言

作品数: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苏俊波王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语言研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汉语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丹江方言的语气副词“白”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4年第2期41-45,共5页苏俊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11&ZD128);华中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鄂西北方言语法研究"(CCNU12A04011)
丹江方言有个读为[pε53]的语气副词,可以表示确定、委婉、猜测、深究等语气,应该是反问句中"不会"的合音。
关键词:丹江方言 语气副词  
丹江方言的“圪”被引量:5
《汉语学报》2012年第3期63-67,96,共5页苏俊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09JJD740012);"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编号:YYZX0918)的支持
作为晋语主要特点之一的"圪"在晋语周围的官话中也有分布。历史上曾接收过山西移民的丹江口市,位于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的交界区域,属"圪"方言扩散的边缘地带,丹江方言中的"圪"具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丹江方言  构词 
丹江方言的性质和归属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1年第1期115-122,共8页苏俊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40017);"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YYZX0918)的支持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南北交汇的地理位置,加上频繁的移民,使丹江方言呈现出混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同时受到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交叉影响,是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混合体。
关键词:丹江方言 西南官话 中原官话 性质 归属 
丹江方言的持续体标记“的”被引量:3
《汉语学报》2010年第4期50-58,共9页苏俊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40017);"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YYZX0918)的支持
丹江方言中,持续体标记"的[ti^0]"的用法较为复杂。本文考察持续体标记"的[ti^0]"的句法语义功能,并通过普方古检视,联系语言事实和材料,理清"的"的语法化来源与发展过程,认为其来源于唐代产生的持续体标记"得"。
关键词:丹江方言 持续体标记"的[ti^0]" 
丹江方言体标记“在”及其来源被引量:1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5期91-95,共5页苏俊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JC740017];"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YYZX0918]
在一些汉语方言中,体标记"在"由"在这(那)里"脱变而来,这在丹江方言中也得到了印证。丹江方言句尾体标记"在"是动词结构后"在里"的缩略,不是来源于表存在的动词"在"。动词短语后虚化的"在这(那)里"表示状态的持续,和动词前虚化的"在(这...
关键词:丹江方言 体标记  
丹江方言的小称被引量:10
《汉语学报》2009年第4期56-63,共8页苏俊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8JC740017);"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课题(YYZX0918)的支持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丹江方言的小称表达形式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
关键词:丹江方言 小称 复杂多样 
丹江方言与《元曲选》释词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王进 
《元曲选》中不少词语在方言中有所存留,用方言材料释词,对确切把握《元曲选》中词义有很大帮助。选取《元曲选》中几个普通话不用或少用的词语,利用方言材料作尽可能确切的解释。
关键词:《元曲选》词语 丹江方言 释词 
丹江方言的多重重叠被引量:3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苏俊波 
丹江方言中有一些很有特点的多重重叠现象。结合其他方言可以看出,多重重叠不仅具有"调量"功能,而且具有主观"强调"或"夸张"的功能,应该也是汉语主观量的表达手段之一。
关键词:丹江方言 多重重叠 主观量 
丹江方言的三个程度副词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23-27,94,共6页何洪峰 
丹江方言的程度副词有“怪、可、很、最、好”等等.其中“最、好”作程度副词,“可”作表强调的副词和词缀的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本文只讨论“怪、可、很”作程度副词时与普通话不一致的用法和语法意义.“怪”音[kuε312]...
关键词:程度副词 普通话 “可” 语气词 否定式 方言 语法意义 结构助词 性质形容词 否定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