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作品数:1387被引量:3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植李厚琼滕桂华廖立刘越峰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上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别友人,向远方——唐诗笔记之五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6年第8期32-34,共3页陈占敏 
生当盛唐,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岑参、高适等诗人是不甘落寞、不主沉沦的,建功立业是他们的追求和理想。建功立业在他们那里,不只是为了报答一姓帝王的"君恩"。抛妻别子,走向远方,才是有志男儿的孜孜追求。
关键词:诗品 人品 王昌龄 岑参 高适 
读之可知盛唐气象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年第12期114-115,共2页潘向黎 
岑参与高适齐名,都以边塞诗著称,人称"高岑"。关于两人的异同,前人多有评论。"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明〕胡震亨:《唐音癸签》)"高岑并工起语,岑尤奇峭。"(〔明〕胡应麟《:诗薮》)"高岑迥别,高悲壮而厚,岑...
关键词:盛唐气象 边塞诗 岑参诗 胡震亨 胡应麟 王士禛 高适 唐音 
似此才称汗漫游——李渔《凉州》赏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7期50-52,共3页朱瑜章 
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自幼爱好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康熙五年(1666年),李渔时年五十六岁,从南京出发,开始远游燕秦,途经河北正定、山西平阳至西安。受甘肃巡抚刘斗、提督张勇相邀,康熙六年(1667年)初抵皋兰(今...
关键词:李渔 著名文学家 康熙六年 甘肃巡抚 盛唐诗人 皋兰 西行 河北正定 岑参 人世沧桑 
“刘郎”魂魄和“金铜仙人”的夜晚迁移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6期50-52,共3页张学成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有这样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因为毛泽东同志的领袖权威,还有这两句的巧妙应对,让不少人产生了此诗句皆为毛主席原创的错觉。
关键词:金铜仙人 人间正道是沧桑 刘彻 天若有情 茂陵刘郎 岑参 个人遭遇 苦昼短 唐代文学史 唐诗选 
幅短神遥 墨稀旨永——《湖心亭看雪》赏析被引量:3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5期75-77,共3页王锡丽 缑新华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 鸟声 言外之味 小舟 岑参 有我之境 轩辕台 一芥 千山鸟飞绝 万里雪飘 
论杜诗中的映衬及相关问题——与潘新宁先生商榷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2期47-53,共7页左汉林 
关键词:潘先生 杜甫诗歌 李白诗歌 写景诗 异质同构 诗歌创作 李商隐 岑参 李峤 杜审言 
阳关:解不开的文化情结——余秋雨《阳关雪》赏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东方樵 
关键词:余秋雨 文化情结 王维诗 当代散文 渭城曲 文化散文 边塞诗 岑参 秋雨散文 画中有诗 
“百家茶座”栏目的定位与走向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年第1期98-100,共3页周睿 
关键词:百家 《名作欣赏》 文本细读 《荷塘月色》 文学批评 岑参 言说方式 当代文学研究 百步洪 《再别康桥》 
唐诗新说二题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12期43-45,共3页钟振振 
关键词:唐代 诗歌 岑参 《春梦》 张巡 《守睢阳作》 注释 感情基调 
风雪丽景送别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年第2期64-66,共3页庞晓虹 
杜甫《渼陂行》诗一句“岑参兄弟皆好奇”,引得后世论及岑参诗者,多以“奇”字评价其诗。“奇”的确是岑诗的一个显著特点,然细读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则会感到其诗以丽为主,丽中有奇。
关键词:文学赏析 岑参 诗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