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

作品数:626被引量:40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玉平周祖谦许春翎蒲向明汪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北京市财政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回有“我”之境——论魏思孝小说的乡土书写
《百家评论》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赵逸晨 
魏思孝的文学创作历程中存在从前期的“小镇忧郁青年”叙事向“乡村三部曲”之后专注乡土题材的明显转折点。转折不意味着断裂,打破自我主体性边界并与他者的外部世界产生联结的意图通过女性形象的接续和对情感题材的转型得以实现。同时...
关键词:精神焦虑 不连贯状态 叙述视角 第一人称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中的自我表达分析
《湖北教育》2025年第2期48-49,共2页毛士文 
散文研究者刘锡庆说:“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说,聚焦散文中的“自我”,就抓住了散文的灵魂。《我与地坛(节选)》是一篇极具自我色彩的哲理散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我”眼中的自然界、“我...
关键词:哲理散文 我与地坛 《人间词话》 自我表达 有我之境 刘锡庆 文本情境 以我观物 
《美的历程》:中华审美趣味史
《十几岁》2024年第33期53-53,共1页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论述了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兴起与演变,以丰富的“美”的案例指出其艺术精神。图腾时代“有意味的形式”折射出远古人的审美感情,青铜时代“狞厉的美”本质上是崇高美,战国秦汉时代的文艺反映了人的理性精神,魏晋六...
关键词:《美的历程》 无我之境 魏晋六朝 人的觉醒 审美感情 有意味的形式 唐诗宋词 有我之境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学——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33期71-72,共2页张美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学者,他的著作《人间词话》在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之上,借鉴了西方的学术思想,首次提出古典诗词中有“境界”之分。他还以此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造境”“写境”等评判,因前所...
关键词:《人间词话》 无我之境 古典诗词 写境 中国古典文学 有我之境 王国维 中国近代史 
从有我之境至无我之境——由阿炳的塑造看王宏伟歌剧表演艺术追求
《歌剧》2024年第9期70-79,共10页游暐之 
2017年,民族歌剧《二泉》在无锡首演,王宏伟领衔主演阿炳(华彦钧)。当时我曾经撰写一篇评论文章,认为王宏伟饰演的阿炳“还是立住了”。七年之后,回想起当年饰演的阿炳,王宏伟以为:“那时候对于这个角色的塑造,只是演下来而已,对人物、...
关键词:领衔主演 民族歌剧 阿炳 舞台艺术 华彦钧 艺术呈现 歌剧表演艺术 无我之境 
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形成、美学内涵及当代传承被引量:2
《宁夏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201-206,共6页侯雯 安汝杰 
中华体育精神是儒家士人进取精神、道家重生精神及佛家慈悲精神等精神形态在体育领域的显现,它在历史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以体育国的古典形态、以体救国的尚武精神和以体强国的体育精神等三个发展阶段。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哲学,科学...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 哲学思想 “有我之境” 
山水·写生·灵性·境界
《书画艺术》2024年第3期30-37,F0003,共9页姚鸣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照应,物我皆忘。作画、创作、写生、描绘皆有境界,讲意境,立品味,竖格调,谈的是道修...
关键词:《人间词话》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以物观物 气韵生动 王国维 董其昌 
造“有我”之境,得“青眼”之观——以南京、盐城2023年高三调研测试作文题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21期69-71,共3页吴纪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情境创设提高高中生写作思辨力的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521)研究成果。
从当下中学生写作现状出发,明确考场优秀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文中有“我”。如何打造“有我”之境?文章以南京、盐城2023年高三调研测试作文题为例,阐述了具体路径:确立身份,明确对象,表达“我”之情思;择取角度,凸显思辨,阐发“我...
关键词:写作 有“我” 个性化 
以素养写作引领教学,以写作活动涵养个性——谈“有我”之文的写作策略
《读写月报》2024年第12期49-54,共6页鲍周生 鲍一鲲 
高考写作命题十分注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在作文立意和主题的确立与展示上,个人有独立的发挥,能个性化地表达“我”的情感、思考、体悟和审美。[1]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写“有我”之文,写出与众不...
关键词:写作素养 写作策略 有我之境 作文立意 写作活动 引领教学 个性化 写作命题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从历史文献学角度探赜倪瓒画风的转变
《美术大观》2024年第4期50-53,共4页苏典娜 
本文试图通过元四家中的代表人物倪瓒及其绘画创作的相关历史文献(包括元明史书、绘画著作、倪瓒本人书信、倪瓒文集等)的分析,探讨其画风(绘画风格、意境变迁)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个人原因。重点是从历史文献学视角探索倪瓒的画风转变...
关键词:倪瓒 历史文献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山水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