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作品数:1389被引量:37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植李厚琼滕桂华廖立刘越峰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学地理空间中的情志表现
《最小说》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徐玉潇 
本文从文学地理空间的视角深入剖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旨在拓展岑参边塞诗研究与解读的视野。探讨自然空间中边塞奇景白色基调的成因;感受人文空间中将士的昂扬斗志以及思乡愁绪;体验精神空间里岑参的英雄情怀与身份认同。...
关键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学地理 岑参 
诗史互证视角下唐代安西四镇边塞诗解读——以骆宾王、岑参为例
《文化学刊》2025年第2期240-243,共4页张红磊 
2023年度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地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3XWH96)的部分研究成果。
诗史互证作为文学与史学的交叉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先秦到现代的长期演变。诗史互证方法在边塞诗研究中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分析唐代安西四镇边塞诗时,通过深入揭示诗歌文本与历史背景的密切关系,显现出其在促进文史学科交流融合中...
关键词:诗史互证 安西四镇 边塞诗 骆宾王 岑参 
边塞诗的扛鼎之作
《新少年》2024年第12期16-17,共2页周立德 斑点马(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
关键词:扛鼎之作 边塞诗 白雪歌 地白草 愁云惨淡 岑参 铁衣 忽如一夜春风来 
大宋的酒香
《乡音》2024年第12期40-41,共2页赵云旺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这是唐边塞诗人岑参写下的一首《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琦寄题南楼》诗,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冀州暮春的美景:客舍梨花盛开,鸣叫的斑鸠隐在梨花深处,兼有美妙的箜篌声传入耳际,更醉人的是...
关键词:岑参 鸣鸠 南楼 箜篌 梨花 冀州 
盛唐边塞诗中的西域风情——以岑参边塞诗创作为中心
《今古文创》2024年第48期51-53,共3页张亚飞 
盛唐边塞诗蔚为壮观,而西域作为唐朝边塞重地之一,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素材,出现了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创作成果丰硕,为诗坛留下了不朽的传世名篇。同时,边塞诗人的创作极大展现了西域的自然风物与异族风情...
关键词:盛唐 边塞诗 西域意象 岑参 
仰望星空,思接宇宙——读杜甫《登高》
《中国政协》2024年第20期94-95,共2页张剑荆 
杜甫是在大历元年暮春抵达夔州的。或许是严武突然去世对他打击太大的缘故,杜甫离开成都不久身体就状况不断,不得不在云安居留休养,他在致岑参的诗中说,“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向这位老友报告了自己的病况...
关键词:《登高》 严武 岑参 杜甫 夔州 仰望星空 
梨花风起正清明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版)》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豆丁熊 孙希波(图) 
梨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史。洁白的梨花深受人们的喜爱,时常出现在诗词当中。梨树花量多,颜色白,人们喜欢用雪来比喻洁白的梨花。宋代诗人黄庭坚有有“压沙寺后千株雪”之句,描绘了梨花开放时的胜景。也有诗人反其道而用之。唐代著名...
关键词:宋代诗人 边塞诗人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 黄庭坚 栽培史 梨花 梨树 
大唐的飘逸
《党的生活(河南)》2024年第18期52-54,共3页丁红旗 
能代表大唐的飘逸的,无疑是从盛唐走来的一群诗人,高适、岑参、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当然,这中间最有代表性的是天才纵逸、卓尔不群的李白。从盛唐的起始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经历初唐90余年的蓬勃发展,士子们不仅眼界开阔,奋发的...
关键词:岑参 王昌龄 唐睿宗 士子 李白 高适 盛唐 初唐 
逆旅“图经”与沧江孤舟——杜甫的转徙命运与大千襟怀
《扬子江(诗刊)》2024年第4期101-112,共12页霍俊明 
曾有人把杜甫、李白、孟浩然、岑参、韩愈、欧阳修、苏东坡、陆游一生的行迹以地图的形式标示出来,让后来人对他们的故乡、壮游、交往、升迁、流放,以及死亡和归宿有更为直观的体认:“杜甫十九岁左右,就已经开始漫游了。那个年代,没有...
关键词:壮游 岑参 孟浩然 苏东坡 欧阳修 杜甫 陆游 李白 
从“战士”到“文士”——论高适、岑参之边塞身份的认同与转变
《榆林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李莹 
戎马风尘的边塞生活和雄浑悲壮的塞外书写共同构建了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人身份,因而诸家论及高适、岑参也多集中于出塞经历,偏重于二人边塞文人身份,认为“功名只向马上取”是其志向所在。他们在拓边戍守中渴望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在...
关键词:边塞文人 身份认同 高适 岑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