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生

作品数:420被引量:34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琪宋剑华邵国义任翠英罗小茗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涓生的思路──《伤逝》重读被引量: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211-222,共12页罗小茗 
关键词:涓生 《伤逝》 子君 重读 手记 女性觉醒 五四 灭亡 专制 革命 
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被引量: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43-71,共29页张箭飞 
关键词:鲁迅小说 子君 鲁迅著作 魏连殳 诗化小说 抒情小说 小说家 《狂人日记》 涓生 旋律结构 《伤逝》 主句 分句 音乐 
重读《伤逝》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217-226,共10页周伟鸿 
提起《伤逝》,总让人想到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以及由此推出的那个著名的思想命题.然而一次次仔细读着它的时候,一个念头却渐渐在心底徘徊不去,那样的解读是否错过了什么更为重要的东西?
关键词:涓生 爱情悲剧 《伤逝》 鲁迅 自我辩解 言语反讽 知识分子 思想命题 叙述风格 潜意识 
“探索复杂性”——读汪晖《反抗绝望》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295-302,共8页许振敏 
或许没有比“探索复杂性”更能说明这部著作的价值与意义。这是作者关于鲁迅研究的博士论文,它的副题是“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傍徨》研究”。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看书必先看前言与后记。这本书的前言是作者的导师唐弢先生的...
关键词:反抗绝望 鲁迅精神 鲁迅研究 《呐喊》 鲁迅小说 精神结构 中间物 学生时代 唐弢 涓生 
近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新趋向被引量: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17-36,共20页钱理群 王得后 
将鲁迅小说全部汇编为一册,并非只是为了给读者的阅读提供方便,也还包含着一种阅读方法上的更新的奢望:希望读者将鲁迅小说推到一定距离之外,从“整体”上去把握它。
关键词: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精神 《狂人日记》 头发的故事 小说情节 涓生 《祝福》 《伤逝》 在酒楼上 《故事新编》 
觉醒,挣扎与追求——鲁迅与夏目漱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比较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1期54-76,共23页苏文倩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影响比较还是平行比较,“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是值得做的题目。在中国,最早论及鲁迅和夏目漱石关系的当是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认为鲁迅创作中讽刺的笔致就颇受夏目漱石的影响。八十年代...
关键词:夏目漱石 鲁迅作品 知识分子形象 弥子 三四郎 涓生 子君 孤独者 原口 吕纬甫 
涓生和子君悲剧的心理原因初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1期210-214,共5页陈新平 
《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经历了热烈地相爱,爱之上的幸福结合后爱的消逝直至痛苦离异这一完整历程。在众多的探讨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文章中,或许是受鲁迅重在表现他们婚后爱的消逝这一布局的影响,把全部着眼点都放在他们婚后的感情经历上,
关键词:涓生 子君 原因初探 《伤逝》 爱情悲剧 重在表现 个性解放 婚姻悲剧 婚姻生活 思想高度 
婚恋生活的投影和折光——《伤逝》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300-300,共1页李允经 
作者认为《伤逝》不是传记,而是一篇独立存在的小说,“作品中的涓生在爱情和婚姻生活方面,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并决心‘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的感情变迁的历程。应当看到,主人公涓生那种凄楚哀伤的真实心态以及追求在更高层...
关键词:《伤逝》 涓生 婚姻生活 许广平 子君 朱安 人道主义思想 思想意义 无路可走 封建军阀 
从狂人到魏连殳——论鲁迅小说先觉者死亡主题被引量: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3期275-282,共8页张鸿声 
翻开鲁迅作品,只须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每一个故事中有那么多对死亡的恐惧、丧仪、迁墓、坟冢、砍头示众、病死……让人不寒而慄。应注意的是,作品中的先觉者,也大都随着故事的结束而死亡,其中不仅有肉体上的死亡;如夏瑜、魏连殳、子君涓...
关键词:魏连殳 先觉者 论鲁迅 鲁迅作品 死亡主题 夏瑜 涓生 子君 中间物 吕纬甫 
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3期1-28,共28页汪晖 
鲁迅小说的艺术世界既是卓越的自我使其主观的生命客体化的过程,又是创造主体意识到的人生观——自由精神的激流在作品提供的中国社会生活的河床中奔突、激荡、碰撞、回旋的动人形态。个人、社会、文化三者的稳态结构构成中国传统生活...
关键词:鲁迅小说 精神特征 鲁迅思想 《狂人日记》 孤独者 涓生 《呐喊》 子君 传统生活 文化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