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济

作品数:304被引量:4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甄尽忠赵晓华郝平张荣荣吴昊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漕运与荒政:略论北宋的漕粮赈济
《农业考古》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裴一璞 房智超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边疆民族地区食盐冲突、政府调控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1BMZ017)。
北宋漕粮除了供奉中央外,在备荒和临灾救济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朝廷通过截留、调拨、宽减的方式,将准备起运或运输途中的漕粮投放至被灾地区,用作地方救灾。其受益地区之广泛、数额之巨大为前代所未有,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程序和流程...
关键词:北宋 漕粮 漕运 灾荒救济 
民族情怀与政府旌奖:晚清赈济中的华侨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3期122-128,共7页徐华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091);中国侨联课题(17BZQK2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YJA770013)。
中国是个多灾荒的国度,晚清时期亦不例外。晚清赈济除官赈外,民间义赈亦颇为显著。其中逐渐获得“正名”身份的海外华侨日益成为协赈的新生力量,并在普赈、工赈等环节表现出色。从“丁戊奇荒”到徐海水灾,在全国各地的水旱灾害中,华侨...
关键词:晚清 赈济 义赈 华侨 民族情怀 
晚清四川仓储的灾荒救济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年第1期75-78,共4页符必春 李丽杰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川康地区仓储分布变迁及其保障功能研究”(16XZS007)
晚清四川仓储有常平仓、义仓、社仓、积谷仓,在灾荒救济中,发挥了赈济、赈粜、借贷等灾荒救济的社会保障功能。赈济中有赈仓谷和施粥;在赈粜过程中,仓储通过平粜,以粜代赈,救济灾民;仓储出谷借贷,维持灾民生活和恢复农业生产。然晚清四...
关键词:晚清 四川仓储 赈济 赈粜 借贷 
1939年天津水灾与法租界的赈济活动
《法国研究》2022年第4期19-33,共15页吕颖 王浩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法国外交部档案馆藏法国在华租界档案之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939年华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灾,天津成为一片泽国,受损极为严重。在租界被淹、日军封锁和万余名难民涌入的背景之下,法租界当局、紫竹林华商公会和一些慈善机构团结协作,赈济灾民,不但使法租界最终走出困境,而且对整个天津的抗...
关键词:1939年水灾 天津法租界 赈灾 封锁租界 
机制转换:清末福建水灾的赈济与善后(1900—1910)
《兰台世界》2022年第11期134-136,共3页陈文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海疆危机视域下的海疆知识构建研究(1895—1911)”(项目编号:21BZS120)。
1900年,福州发生水灾,各级官员根据成例救济,效果不彰。1903年至1905年闽南发生连续性水灾,业已施行新政的闽地各级官府调整应灾机制,鼓动绅商乃至海外华侨参与,试图将救灾事务交由社会力量主理。1908年,漳州遭遇特大水灾,当局迅速调动...
关键词:福建 救灾机制 水灾 
明清水灾旱灾、树木植被书写及神物观念--关于生态救灾、赈济实效性的文化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王立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研究”(17FZW012)。
预灾与赈济是应灾、御灾的两个重要阶段。明清小说灾害主题更加注意动植物、植被等与预灾、救灾、减灾的有机联系。树叶能昭示水旱风雨灾象;神木崇拜所体现的巨木通神,被传说其能自行,且与龙宫、洪水有关。有些植物能代替粮食菜蔬,荒年...
关键词:动植物书写 神物崇拜 生态御灾 防灾减灾 
晚清时期河南淮河流域治灾赈济中的奖惩措施——以水灾为中心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6,共6页朱正业 杨立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文献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8ZDA196)。
晚清时期,河南淮河流域水灾频繁且又严重,为提高治灾赈济的实效,各级政府采取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从奖惩对象看,既有河道官员,也有地方政府官员,既有兵弁,也有民间绅商,对河道官员以惩罚为主,对地方政府官员奖惩结合,对兵弁、绅商以奖...
关键词:晚清时期 河南淮河流域 治灾赈济 奖惩措施 
漕粮赈济:考察清代社会治理的一个视角被引量:3
《运河学研究》2019年第1期26-44,共19页吴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漕运对区域社会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14AZS012)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漕运已不再局限于供食京师,朝廷通过截留拨运的形式,把即将起运或已经起运的漕粮,部分或全部留于本省或运赴他地,用于地方赈济。清代漕粮赈济表现出一系列特点:多途并用,赈粜为主;各朝施赈的力度呈马鞍形分布,乾隆朝最盛;有制度保...
关键词:清代 漕粮赈济 社会治理 
战时江西运送配置难民总站考论(1937~1943)
《民国研究》2018年第2期94-107,共14页张芳霖 范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人、地方政治与社会:1906~1949年南昌商会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2BZS087)阶段性成果;江西省高校重点基地项目和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抗战时期江西的难民赈济研究”成果
1937年底,随着上海、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的相继沦陷,作为东南抗战大本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江西,身处抗战前线,又是后方腹地,在抗战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为了承担将从沿海、华北、华中源源不断流入的难民向大西南转运的任务,设置了江...
关键词:抗战时期 江西运送配置难民总站 江西赈济 
清代珲春地区洪涝灾害与赈灾政策——以乾隆十五年灾害为例被引量: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年第3期16-25,共10页庄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满文档案东北盛京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资料翻译与研究"(编号:1701116)
清代珲春地方隶属宁古塔副都统管辖,归吉林将军统辖。珲春南部海域满语称为julergi bira,该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历年雨水偏多,特别是珲春河流域一带群山环绕,支流纵横,水资源非常丰富,也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义仓作为救灾物资...
关键词:珲春 满文 降水 赈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