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花叶病毒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石明郭木金陈青陈红运崔星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分析科学学报》《生物技术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TMV病毒载体表达重组rPA致受体本氏烟叶片坏死的初步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年第8期3584-3592,共9页徐丽 吴乐乐 丁向真 李志英 王盛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AAC03009)资助。
重组rPA是临床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溶栓药物。利用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表达载体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表达重组rPA会致使接种叶片严重坏死,受体细胞坏死会影响重组产物的积累、定量和下游纯化,剖析...
关键词:重组rPA 烟草花叶病毒 豇豆花叶病毒 病毒表达载体 本氏烟 叶片坏死 
同时检测豇豆花叶病毒属与蚕豆病毒属病毒的通用RT-PCR检测方法被引量:3
《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8期1527-1537,共11页叶志红 廖富荣 郭木金 方志鹏 陈青 陈红运 林石明 林毅 
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007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242);厦门市科技计划(3502Z20134054)
【目的】建立一个可同时检测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和蚕豆病毒属(Fabavirus)病毒的通用RT-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的多重比对分析,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用于这2个病毒属病毒的通用RT-PCR检测,并进行灵敏性、特异...
关键词:豇豆花叶病毒属 蚕豆病毒属 简并引物 RT-PCR 检测鉴定 
蚕豆染色病毒RNA2全序列测定被引量:1
《植物检疫》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黄峰 陈青 谢毅璇 陈细红 陈红运 林石明 
采用RT-PCR扩增并测定蚕豆染色病毒(Broad bean stain virus,BBSV)RNA2的基因组序列。BBSV RNA2基因组全长3478 nt,5'非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268 nt和237 nt。RNA2编码的多聚蛋白经切割后产生辅助蛋白(CR)、移动蛋白(MP)、大外壳蛋...
关键词:蚕豆染色病毒 豇豆花叶病毒属 RNA2 
荧光标记豇豆花叶病毒的制备及细胞成像
《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6-10,共5页陈小慧 梁淑彩 刘衍斌 仰望 鄢国平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No.20905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835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3082014)
利用与氨基选择性反应的荧光染料5-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5-FAMSE)对豇豆花叶病毒(CPMV)表面的氨基进行修饰,制备了荧光功能化CPMV纳米粒(5-FAM/CPMV)。对其结构形态和单、双光子荧光进行了测试,用毛细管电泳对其表面特性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豇豆花叶病毒 荧光纳米粒 双光子荧光成像 
病毒作为纳米模板的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2012年第14期1204-1209,共6页吕颖慧 邱飞 王启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822);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11FJPY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JB-ZR1133)资助
随着基因工程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病毒的材料学应用潜能逐渐彰显.根据材料科学的观点,病毒可被看作有机纳米颗粒,其大小、形态以及表面的功能基团的数量和性质都是经过精确定义的.由于具有合适的大小、形状和明确的化学结构,病毒可被用作...
关键词:病毒 纳米技术 模板 M13噬菌体 豇豆花叶病毒 
豇豆花叶病毒和黑眼豇豆花叶病毒RT-Realtime PCR及IC-RT-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李彬 粟寒 李艳华 缪爱斌 吴翠萍 安榆林 
江苏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2006KJ35)
建立了豇豆两种种传病毒豇豆花叶病毒(CPMV)和黑眼豇豆花叶病毒(BlCMV)RT-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以及双重RT-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吸附的特点,建立了CPMV和BlCMV免疫捕获反转录荧光定量(IC-RT-Real...
关键词:豇豆花叶病毒 黑眼豇豆花叶病毒 免疫捕获反转录实时荧光PCR 双重反转录实时荧光PCR 
科学家们使豇豆植株生长出了一种艾滋病疫苗
《科技信息》1995年第1期16-16,共1页陈吉飞 
在创造世界上第一个植物疫苗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了豇豆植株的一个关键特性,即它受豇豆花叶病毒的永久性大量浸染。罗蒙诺夫博士说:"豇豆植株充满了病毒物质,使之成为很好的成分源。"更可贵的是,豇豆花叶病毒的结构很适合遗传工程。因此...
关键词:豇豆花叶病毒 科学家 植物疫苗 遗传工程 关键特性 研究人员 病毒基因 永久性 艾滋病疫苗 协作研究 
侵染苜蓿的豇豆花叶病毒的研究被引量:8
《植物病理学报》1994年第1期67-73,共7页张祥林 尹玉琦 崔星明 李国英 
从新疆苜蓿矮缩花叶病株上分离到一种病毒分离物G—14,在测定的9科40种植物中,此分离物可侵染6科19种植物,易由汁液摩擦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棉黑蚜(A.atrata)和苜蓿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rondoi)...
关键词:苜蓿 豇豆花叶病毒 侵染 
用植物病毒制作疫苗
《生物技术通报》1993年第4期15-15,共1页孙国凤 
美国Agricultural Genetics 公司与英国John Innes Institute、美国Purdue 大学共同在豇豆花叶病毒(CPMV)中导入了艾滋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等哺乳类病毒基因的一部分。在温室培育豇豆14天就能获得CPMV。确认CPMV 不感染动物,具有安全性。...
关键词:植物病毒 豇豆花叶病毒 类病毒 口蹄疫病毒 GENETICS 免疫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