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

作品数:89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杰曹卫军沈晴吴春生徐洁更多>>
相关机构:绥化学院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东财经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俄罗斯文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永远的丈夫》中的现实主义情节和浪漫主义超情节
《俄罗斯文艺》2022年第3期59-70,共12页 任晓舜(译) 张变革(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学科建设提升经费”资助。
本论文在分析小说《永远的丈夫》的基础上,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的主要原则和方式。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建基于主人公(特鲁索茨基和韦利恰尼诺夫)的“地下室”心理展开之上的双重性原则——他们的关系中“友情—仇恨”悖论...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永远的丈夫》 现实主义情节 浪漫主义超情节 
对抗沉沦: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永远的丈夫》中的隐性叙事进程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21年第2期16-25,共10页张变革 任晓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处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永远的丈夫》的叙事学解读”(2019GS14ZD05)成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经费项目资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永远的丈夫》中存在着显现情节和两条隐性叙事进程。以复仇为主题的显性情节发展背后,并行存在着另外两条贯穿全文的隐性叙事进程,分别指向情夫和丈夫曲折的精神上升运动,成为作家隐蔽的表意轨道。在显性情节...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永远的丈夫 隐性叙事进程 
关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争论: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少年》
《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4期19-30,共12页 张百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哲学研究”(项目号是18ZDA018)的阶段性成果。
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表达的历史观否定个人对历史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历史是由所有人都有的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力决定的,这种力量迫使所有人遵循最基本的利己主义目的。托尔斯泰认为,人在精神的意义上越简单,他就越能够更加正确地...
关键词: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少年》 生命哲学 高级个人 历史哲学 
两重人格抑或精神分裂?——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双重人格》的考察被引量:4
《俄罗斯文艺》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徐振 
本文通过对《双重人格》这部小说的母题以及与这一母题相关的"两重人格"等相关概念进行考察后认为,陀氏小说中大戈利亚德金和小戈利亚德金共存这种现象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抑或神性人性二重属性等,用人格分裂判定更是一种不准...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双重人格 精神分裂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1812与拿破仑传说
《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4期20-28,共9页尼·波多索科尔斯基 穆新华 
1812年的卫国战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和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诚实的小偷》、《舅舅的梦》、《白痴》中的拿破仑叙事,探讨它对于作家本人不同寻常的意义,即在这些叙事背后隐藏着作者严肃认真的核心思想,在明显的笑话...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1812 拿破仑 
被背叛的复调——米兰·昆德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复调维度被引量:3
《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2期43-47,共5页沈晴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精神核心"对话性",不仅属于诗学范畴,更具有独特的精神内蕴。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性复调相比,米兰.昆德拉的创作为复调小说开辟了新的形式。但从作者与人物关系以及精神内蕴的角度来分析,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却背离了...
关键词:复调 陀思妥耶夫斯基 米兰·昆德拉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角色意识”
《俄罗斯文艺》2008年第1期89-94,共6页余岱宗 
无论叙述一位大学生如何拿自我做角色实验,还是讲述某位女子摆脱屈辱角色之艰难,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学大师,能极富层次感地叙述"角色意识"对人的控制。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还表现在:具有高度"角色意识"的人物,虽然...
关键词:人物 自我审视 角色实验 角色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犯罪问题探源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6期21-23,31,共4页闫美萍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罪 小说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性——巴赫金访谈录被引量:8
《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2期40-44,63,共6页周启超 
巴赫金文论的一个核心便是人文话语的“复调性” ,不同界面的“复调性”。“复调性”这一学说的思想原点在哪里 ?近几十年来 ,不少学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的解读。波兰学者兹比格涅夫·波德古热茨曾于 1 971年采访过晚年隐居中的巴赫金。这...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 复调性 巴赫金 人物访谈 文学评论 俄罗斯 
人类社会新生母题的构建——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拯救意识与虚幻艺术
《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张竹筠 
关键词:虚幻 母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 拯救意识 小说家 独特 作家 艺术家 创作 都市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