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

作品数:1865被引量:1009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海霞杜瑞平曹书文时国强刘志荣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萨沙挽歌》中的离殇与自我拯救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2期76-80,共5页陈明安 
湖北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人文关怀视域下浪漫主义诗歌教学研究--以《萨沙挽歌》为例”(2022-XC-006)。
《萨沙挽歌》是一首具有鲜明自传色彩的诗歌,作者拜伦通过该诗表达了对恋人萨沙离世的深切伤痛,但从诗中还可知晓其终究从伤痛中自拔出来,实现了自我拯救。文章透过人文关怀视角,研究诗中蕴含的自我拯救方法。研究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建...
关键词:拜伦 挽歌 《萨沙挽歌》 离殇 自我拯救 
清王朝的末世挽歌——王闿运《圆明园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9期86-88,共3页宋雨晨 
《圆明园词》是同治十年(1871)王闿运所作的七言歌行。王闿运以圆明园为窗口,通过对圆明园的建造史、被毁过程及残垣断壁的描写映照出清王朝的兴衰,并希望清王朝能以史为鉴,重振辉煌。诗中流露出王闿运对时局深入的思考与国破的悲痛,是...
关键词:《圆明园词》 王闿运 末世情怀 
人性赞歌与民族挽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情节探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年第1期82-83,共2页金丽娜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氏族的兴衰更替和生老病死。人生短暂,既来,便会走。有人自戕而死,发出抗争之声;有人为救人而死,散发人性光芒;还有人溺亡在历史洪流之中,无数人的死亡...
关键词:死亡情节 人性赞歌 民族挽歌 温情叙事 
自我凝视与自我超越——论宫泽贤治挽歌三部曲《无声恸哭》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9期108-112,143,共6页王培刚 
宫泽贤治的挽歌是其诗歌作品中最具抒情性的篇章。然而,相较于宫泽贤治的童话,其同样作为"心象素描"的诗歌却并未受到译者和学者的重视。宫泽贤治为悼念亡妹敏子而创作的挽歌三部曲《无声恸哭》中蕴含着自然、宇宙、宗教等多重诗性空间...
关键词:宫泽贤治 挽歌 心象素描 《无声恸哭》 
没落贵族的哀怨之歌——论白先勇的《游园惊梦》被引量:5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12期17-20,共4页钟海林 
《游园惊梦》是白先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代表作,这一作品很能体现作家的整体风格和美学倾向。这一作品表现了被逐出大陆、偏安一隅的往昔豪门贵族的生活,作家暗示表面的繁华下面隐藏的危机。可以说,它是没落贵族唱出的一曲哀怨之歌,...
关键词:《游园惊梦》 白先勇 挽歌 
顾影自怜犹徘徊——复调的挽歌:《墓床》赏析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0期107-109,156,共4页陈永革 
本文从生死观角度切入,构筑顾城自悼挽歌《墓床》的复调大厦,揭示唯灵诗人顾城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深陷现代性的焦虑惶惑迷局,其思想、情感复调交响,不死不休,死也终难盖棺定论。
关键词:顾城 挽歌 《墓床》 复调 
一曲宗法秩序的挽歌——葛水平长篇小说《裸地》的文化意蕴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吴亚琼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3275;项目名称:新时期以来山西作家的乡土叙事与文化想象研究
葛水平的《裸地》通过盖运昌的人生悲剧,书写了一曲哀婉、沉重的文化悲歌。小说极尽能事地铺写盖运昌在子嗣传承方面的煞费苦心和无能为力,其背后有强烈的文化隐喻意味。盖运昌的人生悲剧,是宗法制伦理道德秩序崩溃的形象展现;大和米丘...
关键词:盖运昌 宗法秩序 文化 挽歌 
秋日挽歌——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忧郁基调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步朝霞 
简·奥斯丁一生创作的六部小说中,《劝导》是受关注最少的一部。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以文本实例为内容,表明这部小说的忧郁基调,并指出奥斯丁后期的创作与前期明显不同。这对我们深入了解简·奥斯丁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简·奥斯丁 《劝导》 忧郁 
后现代主义的挽歌——试论巴迪欧的《小万神殿》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3期122-123,共2页阎小青 
《小万神殿》就其题材而言是与众不同的,它并非是对古罗马宏大建筑万神殿进行某种袖珍式的描写,而是对法国14位著名哲学家一种发自内心、充满深情的纪念。这14位大哲学家的离世,无疑标志着法国哲学,或是说现代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关键词:巴迪欧 后现代主义 法国 哲学 真理 
标新立异永远是文学的精神景观——从《卡迪什》看艾伦·金斯伯格诗歌的创新精神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5期106-108,共3页向兰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Beat Generation川教科SA03-070
艾伦·金斯伯格是"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本文通过其代表作《卡迪什》的简要分析,论证他超越传统,以急流瀑布般的感情宣泄、随意松散的结构、色彩分明的画面,体现了标新立异永远是艺术领域里惊心动魄又富有魅力的精神景观,在美国文学史...
关键词:金斯伯格 《卡迪什》 挽歌 标新立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