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法裁判罪

作品数:45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陆中俊张平蒋兰香张世欣陈瑞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行政与法制》《明鉴》《当代法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司法人员和律师如何交往?最严规定出炉被引量:1
《廉政瞭望》2021年第23期34-36,共3页曾那迦 
2020年12月4日,号称"最富法官"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张家慧判决出炉,其因受贿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诈骗罪获刑十八年。在向张家慧行贿的37人中,律师达到18名。在其被认定的60多起受贿犯罪事实中,绝大部分请托案件为商业案件。...
关键词:受贿犯罪 诈骗罪 司法人员 受贿罪 枉法裁判罪 行贿 律师 高级人民法院 
海南省高院原副院长张家慧的敛财、判案潜规则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2021年第1期26-29,共4页吴小飞 张惠兰 
2020年12月4日上午9点,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张家慧案在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案件判决书长达158页,有媒体报道称现场宣读时用了近一小时。判决书显示,张家慧犯受贿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
关键词:数罪并罚 判决书 诈骗罪 受贿罪 新闻报道 潜规则 媒体报道 枉法裁判罪 
“笔杆子”法官枉法裁判“同命同价”获罪
《法治》2016年第9期48-49,共2页郭红敏 
因城乡户口不同,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就相差巨大。2013年至2015年,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大河屯法庭庭长杨某在审理三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接受律师韩某的宴请或请求,明知原告系农村户口,而对其伪造城镇务工证明等材料...
关键词:枉法裁判罪 同命不同价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责任 法官 纠纷案件 人民法院 法院判决 
枉法裁判罪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浅析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66-69,共4页林铤 
枉法裁判罪的主体只能限于对具体案件负有审判职责的审判人员及主管人员,其他人员参与枉法裁判行为的只能成立共犯且不能成为共同实行犯;合议庭成员明知却放任其他成员实现枉法裁判的应认定为本罪的共犯;上级人员强令枉法裁判需根据其...
关键词:枉法裁判罪 共同犯罪 身份 
对于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司法适用
《中国检察官》2010年第7期58-60,共3页陈重喜 姚钟炼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渎职罪的一种,是特殊主体的职务犯罪。它针对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修订后的《刑法》第399条第2款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
关键词:枉法裁判罪 民事 司法适用 行政 司法工作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 情节严重 
浅析枉法裁判罪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5期63-64,共2页陈姣 
本文首先从整体介绍了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然后浅析了枉法裁判罪中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以利于司法实践操作。
关键词:枉法裁判罪 司法实践 构成要件 问题 操作 
牵连犯的处罚原则被引量:2
《人民检察》2008年第23期62-63,共2页方熙红 
我国刑法总则对牵连犯罪的处罚未作规定,分则既有从一重罪处断的规定又有数罪并罚的规定,前者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枉法裁判罪与受贿罪构成牵连犯,要从一重罪处断;后者如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走...
关键词:牵连犯罪 处罚原则 刑法总则 数罪并罚 徇私枉法罪 枉法裁判罪 妨害公务罪 检查人员 
失衡的天平砸倒法官
《人大建设》2008年第8期46-47,共2页焦松敏 钟思文 
2007年9月27日,郑州市高新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刑事案件,接受审判的叫王慎杰,案发前是商丘市中级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初审结果是:“王慎杰犯民事枉法裁判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人...
关键词:法官 天平 失衡 民事审判 有期徒刑 中级法院 没收财产 枉法裁判罪 
枉法调解也应纳入民事枉法裁判罪调整范围
《魅力中国》2008年第25期84-84,共1页朱卫东 谢成峰 
审判人员枉法调解能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理论界和司法界均存在较大争议,一部分人持否定观点,主要理由是:1.法院的裁判不能包括调解书。法院调解不同于民事审判程序,调解书不同于判决书和裁定书。
关键词:枉法调解 枉法裁判罪 法院调解 调整范围 调解书 审判人员 民事案件 审判程序 民事调解 人民法院 
论诉讼诈骗及其性质认定——与董玉庭商榷被引量:1
《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69-73,共5页田升 
诉讼诈骗尽管妨害司法机关正常活动,具有妨害司法罪(包括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某些特征,但从“侵犯法院审判秩序”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不妥的。因为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只是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才是目的。由于诉讼诈骗...
关键词:诉讼诈骗 虚假证据 诈骗罪 妨害司法罪 枉法裁判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