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空间

作品数:72被引量:29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丽李少文高岩吴晓晴袁俊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兴起背景、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基于网络空间双重属性的分析
《教育科学》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李丽 严从根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中小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及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AA190235)。
网络公共空间是一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起来的新型公共空间,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加充分沟通的媒介,扩大了传统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但是,网络空间也带来了公共空间新的潜在危机,具体表现在数字鸿沟加剧、泛娱乐化倾向、沉默的螺旋循环...
关键词:公共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 
智能时代舆情治理转型与网络公共空间重构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19期208-210,共3页张侃 
2023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一般项目“智能时代网络突发事件舆情治理研究”(23E70)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到来,舆情和网络公共空间治理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智能时代的舆情治理一方面经历着治理范式的转型,另一方面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境。互联网经过持续的再组织化形成了全新的网...
关键词:智能时代 舆情治理 网络公共空间 重构 
数字时代的网络公共空间:泛娱乐化危机及其教育治理被引量:5
《教育学术月刊》2023年第8期49-56,共8页李丽 童静静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后疫情时代网络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浙江探索研究”(编号:22NDQN268YB);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历史考察及当代审视”(编号:2020SCG020)。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公共空间的“泛娱乐化”现象在新闻报道、综艺节目和直播平台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其本质是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凸显。由于个体娱乐的需求、技术赋权和资本收编等因素的影响,网络空间形成了泛娱乐化危...
关键词:数字时代 网络公共空间 泛娱乐化危机 大学生 教育治理 
全媒体视域下网络公共空间的解构与重塑
《中国传媒科技》2023年第3期63-66,共4页范慧君 
全媒体视域下不同媒介的深度交融、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为公众信息获取提供了较大便利。【目的】公众借助网络平台不仅能获取实时信息,同时还能在其中交流和互动,实现压力的释放。但需注意的是,全媒体视域下的自由性、多元化的表达也...
关键词:全媒体 媒介 网络公共空间 解构与重塑 多样性 
网络公共空间的重建:基于社交媒体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的讨论
《广告大观》2023年第9期136-138,共3页朱佰讷 
乡风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而在实践过程中遭遇的文化建设主体缺失、基层执行力度不够以及农民情感需求被忽视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从社交媒体的角度出发,分析重建乡村网络公共空间的天然优势为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的可能性,在乡风文明建...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 社交媒体 乡风文明建设 
守住语言文字规范,抵制“网络黑话” 乱象
《民主与法制》2023年第5期39-39,共1页于平 
近期,教育部制定并公布了《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立了不同类别信息技术产品使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守的规范标准。这一举措,对于维护语言文字价值、净化网络表达空间...
关键词:语言文字规范 信息技术产品 使用管理规定 语言文字表达 网络公共空间 社交软件 规范标准 互联网 
乡村社会整合视域下网络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研究--以皖南A村村务微信群为例被引量:6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51-57,共7页洪舒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研究"(21ZDA057)。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治理建设的联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研究趋势之一。聚焦于皖南A村微信群,采用线上参与观察与线下个案访谈法,以微信群嵌入乡村社会为分析视角,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来考察A村微信群在乡村社会中的实践表征与运行...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 乡村治理 社会整合 
叙事转变与文化“接合”:网络公共空间互动与两岸青年文化认同建构研究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22年第4期93-106,共14页林颖 许天敏 
2021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关于加强两岸新媒体合作传播研究”(FJ2021Z025)。
网络公共空间打破了受制于现实时空隔阂的传统交往模式,对于重塑两岸青年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使用话语分析法对bilibili平台(简称B站)上两岸相关内容的叙事方式、互动形式与文化“接合”状态等进行分析,发现网络公共空间建构两岸...
关键词:文化认同 B站 复调叙事 网络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伦理困境 规制探索——移动短视频与公共空间关系研究被引量:2
《中国电视》2022年第6期62-67,共6页司若 王法严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资助项目“世界电影产业格局与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9THZWLJ34〉成果。
移动短视频的出现使当代影像生产深刻地介入公共空间之中。本文通过分析移动短视频对公共空间的介入,探讨了移动短视频作为新型公共艺术的形式可能及发展出的新型公共美学特征;基于移动短视频连接现实公共空间生产和网络公共空间建构的...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 网络公共空间 视听伦理 规制措施 
“脱域”与“重建”:乡村网络公共空间的媒介转向被引量:9
《青年记者》2022年第12期90-92,共3页王一岚 刘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县域自媒体视阈下新时代中国乡村传播重建研究”(批准号:18CW011);郑州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序号:4)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广泛运用使乡村公共空间实现新转向。本文通过对河南省M村的田野调查,将乡村网络公共空间分为以微信群为代表的“共在性”网络公共空间和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可见性”网络公共空间,其中交往关系、叙事空间、实...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 乡村治理 乡村“脱域” 社交媒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