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聊天记录

作品数:3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昕牛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贵州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沪港经济》《法制与社会》《中国对外贸易》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子证据如何维权被引量:1
《社区》2019年第4期58-59,共2页陶玉荣 张兆利 
时下,诸多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已由电子载体取代了书面文件。我国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明确为8种证据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诉法的解释则对电子数据的概念规定为: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微...
关键词:电子证据 电子数据交换 维权 最高人民法院 网上聊天记录 民事诉讼法 法律关系 书面文件 
网上聊天记录的民事证据真实性和举证责任认定
《民商法争鸣》2018年第2期128-135,共8页晏夏 
在民事诉讼中,网上聊天记录的真实性认定包括主体真实性认定和内容真实性认定两个方面,主体真实性认定有当事人自认和依据聊天记录内容认定两种方式,内容真实性认定方式应视主体真实性认定方式分配举证责任,对于通过当事人自认认定主体...
关键词:民事诉讼 聊天记录 真实性 举证责任 
打官司,您会使用电子证据吗?
《金秋》2018年第9期39-40,共2页陶玉荣 张兆利 
时下,诸多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终止已由电子载体取代了书面文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明确为8种证据之一。最高法关于民诉法的解释则对电子数据的概念规定为: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微博...
关键词:电子证据 电子数据交换 打官司 网上聊天记录 电子商务平台 民事诉讼法 法律关系 书面文件 
民事诉讼中网上聊天记录的真实性认定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8年第9期46-50,共5页晏夏 
在民事诉讼中,网上聊天记录的真实性认定包括主体真实性认定和内容真实性认定两个方面。主体真实性认定有当事人自认和依据聊天记录内容认定两种方式。内容真实性认定方式应视主体真实性认定方式分配举证责任,对于通过当事人自认认定主...
关键词:民事诉讼 聊天记录 真实性 举证责任 
未实名认证微信聊天记录成为定案依据的法定条件被引量:14
《人民司法》2016年第8期49-50,共2页黄志雄 
【裁判要旨】网上聊天记录属于电子证据,但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该如何采用及其证明力的大小,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审判实践中法官在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时必须进行全新的考虑。既需要考虑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又不得在...
关键词:法定条件 定案依据 电子证据 认证 网上聊天记录 证明力 审查判断 审判实践 
最高法:短信微博网聊等可作“呈堂证供”
《现代营销(上)》2015年第7期50-50,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解释》称,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在民诉法修订过程中.舆论对于...
关键词:手机短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 网上聊天记录 证据类型 电子签名 民事案件 
微信朋友圈逆转劳动官司
《检察风云》2015年第11期64-65,共2页新河 
微信,近年来最热火的聊天通讯工具,很多小伙伴有事没事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几张自拍。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微信圈中的照片也能作为打官司时的证据。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关键词:打官司 朋友 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 网上聊天记录 电子数据 证据材料 
微信朋友圈能否找到证据?被引量:2
《民主与法制》2015年第17期39-41,共3页明天 
微信,是近年来最热火的聊天通讯工具,很多小伙伴有事没事都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几张自拍。但很多人想不到,微信圈中的照片也能作为打官司时的证据。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关键词:证据材料 朋友 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网上聊天记录 电子数据 民事诉讼法 通讯工具 
微博网上聊天记录等可作民事案件证据
《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0期36-36,共1页阚枫 温雅琼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的一份司法解释显示,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民事诉讼法...
关键词:网上聊天记录 民事案件 证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最高人民法院 电子签名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正确认识电子数据成为法定证据形式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5年第7期78-78,共1页舒锐 
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并于当日起施行。司法解释显示,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
关键词:证据形式 电子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人民法院 网上聊天记录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手机短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