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象学

作品数:29被引量:29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宏升李晓岚李英李跃清赵兴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中国农业气象》《气象与环境学报》《中国环境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秋冬季大气混合污染对南京地区地表微气象学特征的影响分析——以2018年为例
《气候与环境研究》2023年第2期216-228,共13页王佳泽 凌肖露 朱新胜 郭维栋 邹钧 孙鉴泞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140119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51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GYZX210501。
利用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的多要素集成观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在远距离沙尘输送和本地人为排放的综合影响下,大气混合污染对该地区地表微气象要素及能量平衡特征的影...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区 气溶胶 混合效应 地表能量平衡 微气象要素 
2020年春季中国北方一次扬沙天气过程微气象学与沙尘输送特征被引量:4
《气象与环境学报》2022年第4期19-26,共8页张艺萌 李晓岚 张宏升 洪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508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203304、2017YFC0212301);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MS-350);辽宁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190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8SYIAEZD4)共同资助。
利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和沈阳地区同步气象要素梯度观测和地面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2020年5月10日一次大范围扬沙天气过程微气象学和沙尘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此次沙...
关键词:扬沙天气 微气象学 沙尘输送 科尔沁沙地 
抽穗期灌溉缓解水稻高温热害的微气象学分析被引量:5
《节水灌溉》2019年第6期1-5,共5页江晓东 华梦飞 胡凝 杨沈斌 郭建茂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GYHY201506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514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5365)
为研究灌溉对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效果,在南京以“两优培九”为研究对象,在抽穗期高温热害发生期间采用2种灌溉处理(T1,田间无水层覆盖;T2,田间保持10 cm水层)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了稻田土壤和冠层温度,计算了稻田能量平衡各分量日变化...
关键词:水稻 高温热害 灌溉 温度 能量平衡 
不同水源灌溉对水稻高温热害影响的微气象学分析被引量:13
《中国农业气象》2019年第4期260-268,共9页江晓东 华梦飞 胡凝 申双和 杨晓亚 杨沈斌 郭建茂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514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15365)
高温热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井水和池塘水灌溉是水稻高温热害过程中常用的农业措施。为研究高温热害下不同灌溉水源对稻田微气象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研究对象,在高温热害期间(2016年8月12-18日)开展田间试验。试验...
关键词:水稻 高温热害 灌溉水源 温度 能量平衡 
太湖流域典型稻田大气氨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9
《浙江农业学报》2017年第1期119-128,共10页陈园 房效凤 沈根祥 徐昶 钱晓雍 赵子刚 于绍凤 李金文 王振旗 
上海市环保科研项目(沪环科2014-25;2015-98);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ZR1434900)
应用微气象学水平通量法对太湖流域水稻种植季节不同施肥阶段大气氨排放特征进行监测,并对田间水NH+4-N浓度和p H、土壤NH+4-N浓度和温度、大气风速等参数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水稻种植期间,尿素施用后分蘖肥和穗肥时期的氨排放损失...
关键词:微气象学  排放通量 
《微气象学基础》
《气象》2015年第3期388-388,共1页胡继超 申双和 孙卫国 毛留喜 王桂玲 
本书参阅了近20多年来有关的教科书、研究论文的成果,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垫面的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土壤热量传输及温湿度变化、近地层的湍流交换、植被微气象和城市微气象等方面。编书过程中,力求...
关键词:微气象学 湍流交换 应用气象学 热量传输 近地层 辐射传输 科技工作者 下垫面 研究成果 林学 
微气象学高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2期228-228,230,共2页葛琛琦 
由于微气象学工作资料的缺乏和在大范围区域之内学科发展的限制,微气象研究方法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局地环境及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微气象学应用实际资料进行分析,着眼于青藏高原,殊峰地区,内蒙古高原等微气象学应用广泛区域的...
关键词:微气象学 高原地区 发展方向 
青藏高原东南缘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5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年第4期49-55,共7页李英 卢萍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54);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经费项目(BROP201317)
本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温江和大理大气边界层野外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站包括风温湿、辐射、湍流通量等在内的近地层微气象学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站风速值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温江站冬季4~10 m风速在白天出现随...
关键词:近地层 微气象学特征 地表通量 
林地大气氮沉降通量观测对比研究被引量:8
《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第5期786-792,共7页樊建凌 胡正义 周静 吴丛杨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134,41271243,20577055)
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森林微气象分站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穿透雨量法和微气象学推论法对该阔叶林地大气氮沉降通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穿透雨量法观测2006年10月-2007年9月林地NH4+-N干沉降通量为37.66kg N/(hm2·a),NO3--...
关键词:氮沉降 穿透雨量法 微气象学推论法 对比研究 
2010年春季北京地区强沙尘暴过程的微气象学特征被引量:11
《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年第4期400-408,共9页李晓岚 张宏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5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428501;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001130010;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开放基金
利用北京大学校园地区PM10质量浓度观测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325m气象塔气象要素梯度和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2010年3月20~22日两次强沙尘暴过程微气象学要素和沙尘参量的时空演变以及湍流输送特征,为理解北京地区强...
关键词:强沙尘暴 PMIO浓度 微气象学 湍流通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