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还原

作品数:54被引量:31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孙道华李清彪黄加乐马碧瑶贾永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禽业导刊》《环境工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包埋技术促进微生物还原Cr(Ⅵ)的应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2期2923-2934,共12页康茜琳 耿育红 张亚珍 张恒星 张庆明 韩颖 周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805900)。
为解决Cr(Ⅵ)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环境适应性差、修复效率低等问题,本试验从包埋微生物菌剂制备出发,探究了红薯淀粉包埋法提升微生物Cr(Ⅵ)还原性能的效果,并以高羊茅为试供植物,评估了包埋微生物修复Cr(Ⅵ)污染土壤的效率...
关键词:Cr(Ⅵ) 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 红薯淀粉胶囊 包埋菌剂 
基于微生物还原的铀尾渣修复技术实验研究
《辐射防护》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孙娟 安毅夫 连国玺 高扬 
国防科工局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科研项目(科工二司[2018]1521号);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1373806D)。
通过实验,探索了初始pH值、温度、菌液添加量和固液比对铀尾渣微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修复前后尾渣中铀赋存形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铀尾渣中筛选的硫酸盐还原菌能够有效降低铀尾渣浸出水中的铀浓度;修复效果与初始p...
关键词:铀尾渣 微生物修复 生物还原 硫酸盐还原菌 影响因素 
微生物还原五价钒的电子传递过程及其钒还原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3期516-526,共11页王丽丽 周睿 周雅琪 司友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123)。
为探究微生物还原五价钒[V(Ⅴ)]的机理,从钒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V(Ⅴ)还原菌,经鉴定为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 kobei NC1-2),研究不同电子传递抑制剂和电子穿梭体对菌株NC1-2还原V(Ⅴ)的电子传递过程的影响,以及V(Ⅴ)微生物还原前后...
关键词:五价钒 钒还原菌 电子传递 小球藻 斜生栅藻 
氯代乙烯的厌氧微生物还原脱氯特性
《环境科学》2024年第2期1080-1089,共10页李伟 刘贵平 刘峻 吕良华 乔文静 余欣 张晓旸 蒋建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214);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项目(2023ZB14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691614);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JSSCBS20210278)。
四氯乙烯(PCE)和三氯乙烯(TCE)是地下水中典型的卤代有机化合物,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为获得氯代乙烯高效厌氧降解菌剂并探究其在污染地下水中的应用潜能,利用某工业污染场地的地下水,通过投喂PCE或TCE进行长期富集培养,获得了可...
关键词:四氯乙烯(PCE) 三氯乙烯(TCE) 厌氧微生物还原脱氯 有机卤呼吸细菌 脱卤拟球菌(Dehalococcoides) 
生物炭及其水溶组分促进水铁矿微生物还原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10期5522-5532,共11页夏金霞 孙金涛 于蕊 王一初 安伟奇 金洁 曹丹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204);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PTS-202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MS038)。
采用水稻秸秆在300,400和500℃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BC),并从中提取生物炭水溶组分(DBC),结合微生物还原实验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晶体衍射(XRD)、电子顺磁(EPR)等表征手段考察BC和DBC对Geobacter sulphurreducens ...
关键词:生物炭 生物炭水溶组分 水铁矿 异化铁还原菌 
微生物协同硫铁矿强化去除水中锑酸盐的性能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154-162,共9页何巧冲 赵光华 郑旭宏 曹改改 王一朵 万东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4220706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基础研究计划(No.21A610004);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No.2019039)。
水体重金属锑(Sb)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和硫铁矿协同强化去除水中锑酸盐(Sb(Ⅴ)),实验对比了硫铁矿和硫化亚铁在非生物和生物反应体系中对Sb(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非生物(未接种活性污泥)反应体系中,硫铁...
关键词:硫铁矿 硫化亚铁 锑酸盐 微生物还原 优势菌属 
生物法还原氧化石墨烯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化学与生物工程》2022年第6期13-17,共5页林童 解春艳 丁文其 唐坤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2020408005);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1125)。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很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将石墨化学氧化成氧化石墨烯(GO),然后再进行还原是大规模制备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常用方法。化学还原法由于化学试剂的使用,对环境危害很...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GO)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 微生物还原 糖类还原 氨基酸还原 蛋白质还原 
环境中汞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及机制
《环境化学》2022年第5期1461-1468,共8页崔艺凡 郭瑛瑛 史建波 梁勇 阴永光 蔡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06168,21777178);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18)资助。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汞的还原过程可降低地表环境汞浓度,促进汞的大气传输,对汞的区域/全球循环、甲基化及生物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地表环境微生物还原是汞还原的重要过程,在多种环境介质中均可发生.本文介绍了多种环境介质中...
关键词: 还原 微生物 好氧 厌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分析被引量:6
《环境科学研究》2021年第7期1737-1746,共10页余红 范萍 檀文炳 张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977030)。
由于腐殖质的氧化还原活性官能团可以在连续的缺氧和有氧交替中将电子从微生物可持续地传递到氧气,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影响土壤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但土地利用方式是否会影响土壤腐殖质作为胞外电子穿梭体的持续能力尚不明晰.选取水稻...
关键词:腐殖质 土地利用方式 电子穿梭体 微生物还原 
微生物治理铬污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广东化工》2021年第7期140-141,共2页莫槟华 黄慧敏 刘素婷 王磊 
教育部“蓝火计划”(惠州)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2017年度项目,项目编号:CXZJHZ201712;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GZKTP201916)。
随着工业的发展,铬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铬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并且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目前铬污染的治理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微生物)治理铬污染成本低,高效安全,无二次污染,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
关键词:铬污染 生物防控 微生物吸附 微生物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