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定性

作品数:680被引量:1582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房殿春来茂德罗元辉周晓东刘为纹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浙江大学青岛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直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增强CT影像组学对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预测价值分析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5年第3期479-483,共5页丁曙 徐圆 刘亚伟 滕越 陈望 孙关 
目的基于结直肠癌增强CT静脉期图像提取高通量影像组学参数,构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其对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7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微卫星不稳定(MSI)组168例,微卫星稳定(MSS)组109...
关键词:结直肠癌 影像组学 微卫星不稳定性 贝叶斯算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 
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治疗微卫星不稳定性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5年第3期437-437,共1页
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圣安东尼医院的ANDRE团队开展了一项3期开放标签临床试验,其将根据当地检测结果把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且微卫星不稳定性高(micosalite-instability-high,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repair-deficient,dMMR...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性高 伊匹单抗 
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祝继原 李嘉雯 王梦迪 张世超 吴鹤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和错配修复蛋白的分子特征,并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2例结直肠癌组织病理标本,分别采用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微卫...
关键词: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蛋白 病理特征 分子特征 
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况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浙江创伤外科》2025年第1期52-54,共3页陈颖 徐聪莹 徐军 俞立辉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状况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行手术切除86例CRC患者组织蜡块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MR蛋白中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
关键词: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微卫星不稳定性 预后 
结直肠腺癌组织PRRX1蛋白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罕少疾病杂志》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谷心语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组织配对相关同源框1(PRRX1)蛋白表达及其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8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术中留取结直肠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距癌≥5cm)。采...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 配对相关同源框1 微卫星不稳定性 相关性 
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状态
《肿瘤影像学》2024年第6期577-585,共9页李陆 卜文 孙巧玉 王伟 张玉文 姜海东 陈艾琪 沈俊杰 
目的:探究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多种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状态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11月蚌埠医科大...
关键词: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驱动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医疗装备》2024年第18期66-69,共4页熊海林 黄田英 陈甲连 钟勇辉 石倩萍 袁霞 
惠州市2021年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2021SC010312001)。
目的探讨KRAS、NRAS、BRAF驱动基因突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与结直肠癌(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92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KRAS、NRAS、BRAF基因...
关键词:结直肠癌 病理特征 驱动基因突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 
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14239例患者的分子特征
《中国临床研究》2024年第9期1374-1378,1385,共6页古建辉 王蒙 李云涛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1PJ147)。
目的对四川地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基因测序,以分析其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分子特征。方法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方法对2017年至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423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进行检测,包含单核苷酸位点变异(SNV)、插入和缺失(In...
关键词:结直肠癌 下一代测序技术 微卫星不稳定 微卫星稳定 DNA错配修复 肿瘤突变负荷 EB病毒 拷贝数变异 体系突变 胚系突变 
基于DCE-MRI及临床特征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4年第4期473-484,共12页施柳言 潘妮妮 赵建新 熊恋秋 马丽丽 何迪梁 赵致平 王莉莉 赵莲萍 黄刚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0JR5RA143)。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图像。选取小视野高分辨率T2加...
关键词:影像组学 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结直肠癌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癌变.畸变.突变》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孔德扬 裴炜 冯林 张海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I2M-1-021,2021-I2M-1-018)。
微卫星不稳定(MSI)型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由DNA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引起的肿瘤亚型,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15%。MSI CRC在临床和病理学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包括更频繁地出现在近端结肠、分化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高BRAF突变率和淋巴细胞浸...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 发生机制 临床特点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