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学

作品数:71被引量:1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丽祝力新唐梅花孙麟淑王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越境之虎——全球东亚文学与边地动物诗学初探
《中国比较文学》2025年第1期79-92,共14页黄丁如 
当我们并置人与非人物种的文学旅程时,会从中发现什么?动物如何呼应或挑战了人类叙事的路径?除了象征与寓言,动物诗学是否存在其他可能?为了尝试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将对读四位有离散经验的作家作品: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作家拜阔夫20世纪...
关键词: 边地动物诗学 离散经验 全球东亚文学 
吕赫若在第一次“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之后的创作斗争
《台声》2023年第13期94-101,共8页蓝博洲 
1942年5月,日本内阁情报局指导成立文学统制组织“日本文学报国会”(简称文报会),因应局势发展,为宣传、普及并协助“国策”实施,从7月起,以“第一次大会”为名,筹备召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9月1日,该会机关志《日本学艺新闻》正式...
关键词:中国台湾 文学报 世界文学史 
吕赫若与“粪写实主义”论战
《台声》2023年第14期94-103,共10页蓝博洲 
1943年,吕赫若成为殖民地中国台湾最有代表性的作家。3月10日午夜,吕赫若在《合家平安》脱稿的同时就督促自己要马上着手下一个作品。据其日记来看,他所创作的下一个作品应该是2月27日起笔后却没有持续写下去的中篇小说《双喜》。然而,...
关键词:吕赫若 写实主义 中国台湾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思想斗争 论战 中篇小说 殖民地 
吕赫若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之前的《台湾文学》
《台声》2023年第12期94-99,共6页蓝博洲 
1942年5月10日,吕赫若带着妻小在基隆港上岸,然后搭火车前往台北,住进大稻埕蓬莱旅馆。当晚,《台湾文学》主编张文环,负责刊物事务的王井泉,以及在东京时相往来的美术界友人陈夏雨、李石樵等立即到旅馆找他,一起散步到王井泉家,聊到11...
关键词:台湾文学 吕赫若 张文环 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王井泉 旅馆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文学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2期186-193,共8页刘晓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039)。
重启东北文学概念,考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文学的流变,借此重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东亚文学中的某些问题。梳理东北沦陷初期《夜哨》文学和《文艺》文学,《夜哨》文学跨域到上海成为中国1930年代抗日文学的先锋及典范;《文艺》文学被沦陷...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东北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东亚文学 
黛玉的物哀
《意林》2021年第13期9-9,共1页陈艳涛 
一个美国留学生选修了一门东亚文学的课,班上同学中日韩三国的亚洲学生占大多数。他在班里做了个小调查:你更喜欢宝钗还是黛玉?调查结果让他很意外,韩国学生拥黛拥钗的人数对比不明显,但中国留学生大部分喜欢宝钗,而一半以上的日本学生...
关键词:黛玉 宝钗 东亚文学 中国留学生 美国留学生 中日韩三国 喜欢 调查结果 
《花外》与《花上》:比较视野下的“花间范式”
《江海学刊》2021年第1期210-220,共11页叶晔 
日本室町后期的五山汉诗选集《花上集》,据《花间集》改名而来。较之王沂孙《花外集》在词体内部对"花间范式"的突破,《花上集》因其"词外""方外""域外"的特征,造成了多种距离下的陌生感,有助于我们反思"花间"的本意及其诗学特质。《花...
关键词:《花上集》 绮语禅 《花外集》 花间范式 东亚文学 
执念之光:评韩少功小说《怒目金刚》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第12期76-77,共2页孙郁 
韩少功有两种笔法,一是小说家所特有的,感性之潮漫过堤岸,总能冲刷着世人的心;二是理论家式的表述,每每出语惊人,说些别人看不见的道理。八十年代他关于"寻根文学"的理念,以及后来对于东亚文学的思考,都走在众人的前面。这在作家中不太...
关键词:韩少功 寻根文学 东亚文学 八十年代 
更正
《当代外国文学》2020年第2期170-170,共1页《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 
李臻发表在本刊2020年第一期的论文《试论索恩伯〈生态含混〉对东亚文学作品生态意识的揭示与误读》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库切与莫言小说创作比较研究”(项目编号:TJWW17—001)的阶段性成果。特此更正。
关键词:生态批评 莫言小说 东亚文学 阶段性成果 生态意识 库切 视域下 哲学社会科学 
汉字与东亚文学——读张哲俊教授《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文化学刊》2020年第6期177-179,共3页李韦卓 
汉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东亚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张哲俊教授在其著作《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第一章中清晰地论述了汉字在韩国、日本零散传入及系统传入的历史等问题。《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汉字与东亚文...
关键词:汉字 东亚文学 《东亚比较文学导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