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考试

作品数:128被引量:22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房列曙李里峰肖如平冯子轩经盛鸿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公务员”考试竟出错题
《各界》2024年第2期38-38,共1页赵子云 
1935年第三届高等文官考试中,因试题中出现一字之误,曾引起一场风波:在国际公法试题中,把“国际地役”误写为“国际地域”,当场就有考生站起来询问坐在台上的监试委员:“地域”是不是“地役”之误?监试委员明知是误,却不敢正面回答,因...
关键词:正面回答 字之误 国际公法 文官考试 公务员 监试 
共产党人的事业观
《党风》2022年第8期62-63,共2页吴宜泽 
“人民”二字,重逾千钧;老百姓的幸福,高于一切。近一百年来,无数党的优秀儿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生动诠释了“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无我”之境界“为民”之情怀“我立志要到外国去求一点高深学问,谋自...
关键词:事业观 文官考试 共产党人 老百姓 
学从用中来
《语文学习》2022年第8期88-88,共1页易英华 
学从用中来每年高考,各卷作文题都引起社会热议。这一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语文教育界就有相似讨论。1942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根泽参加高等文官考试的国文试卷评阅工作,对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国文程度之低...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古典文学研究 语文教育界 文官考试 罗根泽 国文 高考 社会热议 
光绪末年的保举人才与预备立宪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1年第2期55-65,136,共12页林浩彬 
光绪末年,保举人才作为清朝最后一次大规模行动,体现了清季从铨选制度到官制改革、推动预备立宪进程的取向。在预备立宪的大环境下,此番保举人才作为实行议会选举、文官考试制度前的取才替代方式,同时受到丁未政潮的影响,致使其方案几...
关键词:保举人才 预备立宪 议会选举 文官考试 
郁达夫的“国考”
《中外文摘》2020年第21期33-33,共1页郑学富 
郁达夫于189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富阳的普通家庭,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留学。在日期间,郁达夫受到很大的震动,立志要发愤图强,热爱、建设祖国。1919年秋天,郁达夫毅然回国,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
关键词:郁达夫 北洋政府 浙江富阳 文官考试 日本留学 普通家庭 外交官 
有奇葩考题,才有奇葩作文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第10期18-19,共2页林汐炎 
1942年12月,古典文学专家罗根泽崩溃了,他被请去评阅一批“高考作文”。当时的“高考”全称是“高等文官考试”,参加者须是大学毕业生。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试以近代文明发展之事实,引证荀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之说。...
关键词:高考作文 制天命而用之 近代文明 罗根泽 文官考试 作文题目 考题 毕业生 
“考试之旅:本地和全球叙事”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科举学论丛》2020年第1期184-189,共6页朱匀先 
科举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传统考试制度,是当今世界各类考试的源头,它不仅促进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地时间2019年11月5日上午,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孔子学院牵头,嘉定博物馆(上海中...
关键词:高水平学术 文官考试制度 全球叙事 南安普顿大学 科举学 国际学术交流 跨文化背景 孔子学院 
文洁若的翻译岁月
《各界》2019年第15期6-11,共6页潘彩霞 
辛亥革命后,为官多年的贵州人文明钦在北京买了两套四合院定居下来,希望子孙后代能扎根繁华京城。他重视教育,小儿子文宗淑聪明嗜学,少年时就能帮助他批公文、写书信。1916年,23岁的文宗淑通过高等文官考试,被派往日本担任中国驻日使馆...
关键词:翻译 1934年 辛亥革命 文官考试 家庭教师 四合院 外交官 日本 
清季保举、学堂奖励实官纠葛与铨选变迁
《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83-90,共8页林浩彬 
2018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保举制度与晚清铨选变迁"(11200-31610156)
清季科举停废尤其是官制改革之后,面对朝野上下对学堂奖励实官的质疑,文官考试、任用制度提上议程,清朝有意取消学堂奖励实官。在此过程中,旧的保举途径与新的学堂奖励实官关系纠葛,学部与其他各部、各省之间权力关系错综复杂。保举、...
关键词:学堂奖励实官 保举 新旧仕途 文官考试 铨选转型 
郁达夫:面对大事的态度,藏着一个人的格局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9年第6期16-18,共3页麦家陪你读书 
民国有位留日归来的才子,精通多国语言,学贯中西文化。就在他满怀激情地参加外交官考试时,却出人意料地落了榜。一问方知,那些榜上有名之人事先都打点好了关系。才子很气愤,但还是抱着期待参加了随后的文官考试。考场上,他文思泉涌,妙...
关键词:郁达夫 个人 文官考试 中西文化 外交官 才子 文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